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冬日严寒 药膳进补

李应达

(Fotolia)

人气: 930
【字号】    
   标签: tags: , ,

导言

冬天,人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抵御寒邪的侵袭,尤其是虚寒体质的人更需要。中国人以农立国,在冬天时期不用花太多时间在农事上,能好好保养身体,期望明年春天有较充足的体力耕作。为了提升免疫力、增加体能与抵抗疾病,冬天会常用药膳进补。

古人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就是说如果能利用冬天好好的养生,来年就不会生大毛病了。

中医古籍说 :“邪之所腠 其气必虚”, 就是说疾病要来伤害人体,首先这个人必须先很虚弱,这里讲的“邪”中医是指六淫,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气,因冬天天寒容易感受寒邪,所以虚寒体质的人更是需要进补药膳 来抵御寒邪的侵袭。又说:“上工治未病”,就是说一位好的医生,在病人还未发病时就先去预防疾病的发生,这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预防医学,尤其现今高龄化的社会,更显得平日养生的重要性。

古人根据身体的内在和外在的环境,制定了四时的养生方法,这也是预防医学的实践,很值得我们去体验。 四时的养生,中医治疗的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养阳是因为春夏容易出汗,汗出多了伤阳气,所以注重补气﹔秋冬之时,万物敛藏,此时养生就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抗病延年,此谓秋冬养阴。所谓养阴,就是养血润燥,补肾益精的意思。

现在就介绍冬季养生的药膳

其中,当归生姜羊肉汤、十全、八珍,属于虚寒体质适用;补肾汤属于平和补剂 全家皆可进补。

〈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
当归3钱、生姜6钱、羊肉半斤、枸杞2钱、红枣5个,黄耆5钱。
做法: 羊肉川烫去腥味捞起与药材一起放入锅中,水适量盖过药材,大火水滚后改小火慢炖,在炖锅或电锅炖煮2小时至羊肉炖熟起锅。可放入适量米酒依个人喜好斟酌。
适用: 此为治血虚有寒的名方,对血虚有寒而见腹中冷痛,妇女产后虚寒腹痛,有虚寒性的痛经史,皆有良好的疗效。


(摄影:江柏逸/大纪元)

(摄影:江柏逸/大纪元)


〈十全大补汤〉
材料:
党参三钱、炒白术三钱、茯苓三钱、炙甘草钱半、当归三钱、熟地三钱、川芎两钱、杭白芍一钱、黄耆三钱、枸杞子五钱、红枣十个、土鸡或乌骨鸡一只。
做法: 药材放入锅中,加水覆盖,以大火滚水煮半小时(电锅需煮1小时),后,再放入鸡肉小火墩煮至鸡肉熟透后起锅。
适用: 气血不足,久病体虚,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等偏于虚寒之症。


(摄影:江柏逸/大纪元)

(摄影:江柏逸/大纪元)


〈加味八珍汤〉
材料:
当归2钱、熟地3钱、川芎1钱、白芍2钱、党参3钱、白术3钱、茯苓3钱、炙甘草2钱另加何首乌3钱、枸杞5钱、黑枣5粒、乌骨鸡一只 生姜、米酒、盐适量。
做法: 1.先将八珍汤药材置锅内,加水8碗,烧开后以小火熬约40分钟后过滤取汤汁备用。2.乌骨鸡去内脏洗净入瓦锅,倒入上述汤汁,加生姜、米酒再加适量水。3.瓦锅加盖放入电锅蒸熟再加盐即可。(外锅约3杯水)
适用:气血两虚,长期贫血,面色萎黄,头晕倦怠,冬天手脚冰冷者。


(摄影:江柏逸/大纪元)

(摄影:江柏逸/大纪元)


〈补肾汤〉
材料:
杜仲4钱、杞子4钱、玉竹5钱、龙眼肉10粒、何首乌5钱。
做法:水6碗,加猪尾椎骨或排骨,并加入适量盐炖煮即可。
功能: 养血润燥 补肾益精
适用:气血两虚,长期贫血,面色萎黄,头晕倦怠,冬天手脚冰冷者。


(摄影:江柏逸/大纪元)

(摄影:江柏逸/大纪元)


药膳进补 不能乱补

中医所有中药都是对症下药,不能乱补。建议,进补药“前”最好由中医师诊断体质,虚寒体质要热补,有虚火可凉补,否则容易补出问题,越是进补,对身体危害越大。

需特别注意
1. 感冒或火气大者忌服高丽参,年轻力壮者也不需服用。
2. 燥热体质,酒适量,勿放太多。
3. 孕妇、发烧、细菌感染发炎期间不能热补。
4. 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痛风、子宫肌瘤者,须特别注意,请勿多食。
5. 煮姜母鸭时可以少放麻油,防止油腻,烹调时可以去除鸭皮。
6. 小孩的消化能力差,若常腹泻、腹胀、腹痛者,进补时应以增强肠胃消化为主。可选用四神汤加味﹝山药、茯苓、芡实、莲子﹞加薏苡仁来调养保健。@*◇
(本文作者为台湾慈航中医诊所医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