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出口加倍计划 各方意见不一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3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朱蓉儿/宋惠编译报导)自从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将于未来5年内增加一倍出口的计划后,美国企业菁英和政治阶层表示乐观其成,但国际间对美国可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而有疑虑。分析师指出,出口倍增计划有政治上的需要,但可能引发自由贸易的争议则不可不慎。专家建议,与其提倡出口计划,不如鼓励移民政策等更开放的市场,才能让美国的经济更具竞争力。

“出口计划”需克服三大障碍

据《华盛顿邮报》报导,奥巴马近日公开演说中提到,当几百万的美国人都面临失业的问题时,扩大出口就是短期必须实现的任务。奥巴马进一步表示,现在是到了我们必须抛弃争议的时候了。那些反对任何贸易协定的人应该明白,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工人获得成功,看到前面有新的市场和新的部门,我们需要破门而入。

然而,奥巴马承认实现这一目标有三大障碍:第一,必需克服美国国会对新自由贸易协定的疑虑 ;第二,人民币贬值使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尽低价的优势;第三,国际市场需求的持续低靡。这三大因素都限制了美国企业向海外市场拓展的优势。

奥巴马想要重新启动自由贸易协定可能面临民主党内的反对声浪,因为过去推行自由贸易协定已经促使美国制造业的工作机会转移至海外。国会认为这是弃置美国工人不顾,而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扶植到美国社会上来。特别是在美国失业率持续飙高近10%的时刻,这是一个敏感的议题。分析师指出,奥巴马在加速与韩国、巴拿马、哥伦比亚和太平洋群岛国家及已经在世贸谈判中的多哈、卡塔尔两国的自由贸易协定时,必须平衡民主党中的反对情绪。

在国情咨文报告中,奥巴马的计划包括:1、20亿美元的新的出口融资,通过进出口银行帮助美国公司进行海外销售;2、设立一个内阁小组,以促进美国产品和服务的海外化;3、扩大尼克松时代总统出口理事会的作用,任命波音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詹姆斯‧麦克纳尼(W.James McNerney)为主席;4、一些禁止向海外销售的高端产品也可能得到解禁。如果成功的话,该计划将创造200万个工作。

“自由贸易”比强调“出口”更务实

分析师指称,贸易是双向的,奥巴马所提的出口倍增则是单向的。 如果增加出口,进口势必也会增加。而想要达到出口增加,进口维持原来水准的机会不大。要求其他国家进口美国制造的产品,而美国提高配额和进口关税,补贴美国棉花和其他产品出口仍不足以减少贸易赤字。美国有很大比例从中国大陆的美国海外子公司进口产品,如果美国设置进口障碍,将增加美国海外企业进口的困难。

1970年到1975年间,美国出口贸易成长超过两倍;1976到1981年再次双倍成长;2002─2008年间,美国出口成长60%。 这些成长的数字来自实体的出口,没有包含服务(services)的出口,因为非实体的出口不易计算。美国在服务的出口其实也具有相当成果,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美国不再从事制造。服务性质的输出包含游客到美国来旅游可视为外销的一种,因为游客带来金钱;教育服务,外国学生来美国留学;好莱坞,会计或财务等的输出。

专家指出,奥巴马的“出口计划”提供了太多的优惠,奖励,融资和免税措施。提振企业在美国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与其花大钱采用这些优惠措施,不如改善官僚主义和不必要的法规,朝向更公平、透明和低率的商业税法等作为。

专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与建议:

第一、支持移民改革:基于安全的顾虑,美国的移民政策限制了外国人在美国求学和工作的机会,使外国人转向加拿大、澳洲和其他提供更合理、欢迎态度的国家。从移民创立的企业,申请的专利和诺贝尔得奖人数比例可以看出来,美国应该尽最大可能鼓励移民在美国接受更高的教育,并鼓励受高等教育的移民留在美国。

第二、减少美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的限制:奥巴马制订严格的办法课征美国企业海外所得。奥巴马称此举是为了防止美国企业输出工作机会到海外。但是,这些海外子公司是美国出口的重要管道。如果对这些海外企业课以惩罚性税捐,将冲击出口。

第三、允许美国公民在美国税法中享有合理的税制:许多在国外工作的美国人,因为所在国家和美国没有租税协定,因此,他们的所得要缴双边的税。这些外派的人员是美国出口的第一线人员,因为海外工作的因素而必需缴更高的所得税并不合理。

第四、改革企业营业税:美国是世界上课征营业税最高的国家。降低三分之一的税率,减少课税漏洞等可以提高出口。

美国商业圆桌会议(Business Roundtable)主席John Castellani表示,企业人士向来认为,提振经济成长及创造就业机会有赖于企业和政府共同致力于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贸易政策。 全球自由贸易的氛围已经形成多年,如何和企业菁英合作,兼顾全球贸易,改善就业率是美国领导者必需面对的课题。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国贸委裁定对中国钢管征收惩罚性关税
美将对中国钢管征收惩罚性关税
《华邮》: 人民币之争凸显中共政权紧绷
温家宝口气急转  向美求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