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安峰会有何成果 专家见解不一

标签:

【大纪元4月14日报导】(中央社东京14日法新电)分析家说,美国主持的核子安全高峰会是朝加强世界安全迈进的一步,但确保核裂变物质不致落入国家之外的蛮横份子手中,仍是主要挑战所在。

美国总统奥巴马为这项47国高峰会所达成的协议喝采,各国同意在4年期限内,将管理松散的核子原料严加管制,以防落入好战份子手中。

奥巴马说,世界各地都有看守不严的核裂变物质,只要有1个好战团体取得核原料,就有造成全球“大灾难”之虞。

包括乌克兰、墨西哥和加拿大在内的若干国家也宣告,有意放弃高浓缩铀;至于这究系“划时代”的大事或仅属“公关手法”,专家的意见不一。

纽约智库“外交关系协会”预防行动中心主任史泰尔斯(Paul Stares)说,奥巴马政府“理所当然可以自我告慰”。

他在该协会网站上撰文指出:“会中已就1项关键问题获致了重要进展,即加强世界各地储存的核原料安全,以防恐怖份子和犯罪帮派窃取。”

文中并说:“奥巴马政府已站上比较有力许多的位置,可主张对北韩和伊朗加强国际施压,遑论其他潜在的扩散国,以迫其放弃核武野心。”

此次峰会也受到日本观察家及其核武邻国北韩喝采,日本是唯一曾遭受核武攻击的国家。

东京智库“公共政策调查会”的反恐专家板桥功(Isao Itabashi)说,“这是划时代的大事,多达47国达成协议”,愿将管理松散的核原料严加管制。

他虽强调,完全断绝好战份子取得辐射物质并非易事,但仍指出,“这种威胁早在911攻击事件发生前就已存在,现仍继续存在”。

板桥功说,“我们在日本发生过一些事故,这些核原料失窃或脱离了控制”,他是指1名研究人员2000年将他任职的研究所辐射物质盗取,然后在1座火车站散播。

但也有些观察家贬抑峰会的收获,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的安全分析家哈里逊(John Harrison)称,此次会议是1种“公关手法,没有实质成果”。

他质疑道:“这项峰会事先就有了结论,那么开会的意义何在?这是1项没有意义的峰会。”

美国费城谭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现代亚洲研究所所长杜雅里克(Robert Dujarric)说,此次峰会是奥巴马的政治胜利,他“扮演了总统角色,同时展现出领导和建立共识的能力”。

杜雅里克在电子邮件中并说:“真正的收获充其量非常有限。”(译者:中央社张佑之)

相关新闻
核安峰会 47国领袖聚华府
核安峰会揭幕 藏人吁世界领袖支持西藏人权
白宫:盖达打造核武 买到黑心材料
核安峰会 墨西哥同意改采低浓缩铀反应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