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话中国历史上的“虎符”

琴心
font print 人气: 321
【字号】    
   标签: tags: ,

虎为百兽之王、山林之王,虎的形象威风凛凛,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神灵之物。我国古代对虎的形象十分崇拜,特别是在军事上,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称为虎符。

虎符的形制和使用

符是古代军事调遣、命令传达的重要凭证。早在周代时就已用之。最初的符以竹子制作而成,后来用金属制成,形状也由竹节逐渐多变为虎形,称为“虎节”,也称“虎符”。

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战国和秦汉两代。从出土文物看,东周时期有鎏金虎符,战国以后虎符一般由青铜制成。作为国君调兵的凭证,虎符的背部刻有铭文,分为两半,两半的形状、铭文都是相同的,右半存于君王或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合在一起就成为调兵的信物。两半虎符的背面各有榫卯,一一对应,就好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样,只有同为一组的虎符才能合在一起,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这就是“符合”二字的来历。所以虎符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

历朝虎符精品的述说

战国时期的铜虎节“韩将信庶节”,侧面有“韩将信庶节”十字的阴刻铭文,可见是当时发兵过关的一种信物和凭证。


“韩将信庶节”

目前藏于西安市的陕西博物馆的杜虎符,据考是战国秦惠君时期的虎符,称为秦代错金“杜”字锏虎符,高4釐米多、作猛虎疾奔状,昂首,尾端卷曲,象征军威和进军神速。虎符的身上刻有错金铭文9行40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毋会符,行殹。”

秦代错金“杜虎符”

杜虎符记述调兵对象和范围,大意是说,兵甲之符,右符在君王手中,左符在驻扎于杜(故址在今西安市南)这个地方的将军手中,凡需要调动军队超过五十人以上者,君王都会派人持右符去杜,与将军手中的左符符合,将军才能出兵。但是,如果遇到紧急情况,看到烽火台燃起烽烟,将军不等到君王的右符来到,也可以自作主张出兵救驾。

杜虎符铭文是所有出土虎符中铭文最长的一件,且保存完好,特别是40个错金字,做工精致,笔画优美,反映了中国古代错金工艺的高超水平。(目前只寻到杜将军的这一半,王那边的一半还没有找到)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皇帝“虎符”成为征调军队的凭据。如秦“阳陵虎符”,符身背左、右各有错金篆书铭文两行:“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秦“阳陵虎符”

汉代在兵符上承袭秦制,但不同的是,汉代虎符上的铭文大多刻于虎背上,采用错银书,用篆书刻写“一、二、三、四、五”等字样。同时字由中间剖开,因此只有两个半符的字完全相合才可发兵。但在汉代,要发兵除了对验虎符,还要需要有玺书或诏书。虎符是发兵信物,诏书则是为了明确统兵长官的职权和任务。当然,汉代的军队调动并非只靠诏书和虎符作为信物,同时作为信物的还有“节”和“羽檄”。

西汉齐郡太守虎符,铭文清晰,工艺精湛,两半对合完整,在一处出土,是非常罕见的。


西汉 齐郡太守虎符

西汉时期,南越国王赵佗用的错金虎节,正面有错金铭文“王命:车徒”, 其形制、字体、用途与秦国杜虎符相类,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错金铭文虎符节 西汉

虎符的演变

随着历史朝代的变迁,虎符的形状、刻铭、尊卑等也有较大的变化。

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骑缝刻铭以右为尊。汉代虎符铭文多为银错。汉以后虎符铭文,不限于符背,也有分布在胸、肘及腹等部位的。到隋朝时,除了虎符,又出现了麟符。唐代时,为避其祖“李虎”名讳,改用鱼符,武则天时改用龟符,唐中宗后复用鱼符,也用兔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后世演变为铜牌。


唐代的龟符

品味虎符故事

虎符在古代战争中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符,就是信的意思。见虎符犹见君命,不可置疑,立即接受持虎符人的命令调遣,这可以说是古代军事指挥中的一个高效率的创举。但是,正因为认虎符有不认人的权威性,一旦被有心机之人窃取利用,就可以瞬间扭转乾坤,反败为胜。历史上这样的著名大战例有:《史记》中的“窃府救赵”,《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虎符诈兵取胜。

《史记》中记载,战国时期的公元前 257年,秦国发兵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赵平原君因夫人为魏信陵君之姊,乃求援于魏王及信陵君,魏王使老将晋鄙率10万军队救援赵国,但后来畏惧秦国的强大,又命令驻军观望。魏国公子信陵君为了驰援邯郸,遂与魏王夫人如姬密谋,让如姬在魏王卧室内窃得虎符,并以此虎符夺取了晋鄙的军队,大破秦兵,救了赵国。

在《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中,曹操因赤壁之战兵败北退,诸葛亮则趁南郡空虚,命勇将赵云夺城成功,并且俘获守将陈矫,取得虎符,然后以此虎符诈调荆州守军出救南郡,趁势又由张飞袭取了荆州,接着再用同样的方法调出襄阳守军,乘机由关羽袭取了襄阳。诸葛亮仅凭一个小小的虎符,便将曹兵调开,兵不血刃就夺取了三处城池,而耗费许多钱粮、兵马的东吴周瑜却一无所获,如何不生气?

信陵君的“窃符救赵”,第一次给虎符的“信”蒙上了阴影,后世再用虎符就加强了种种防范。西汉时,虎符的变化,以及诏书等其它信物的出现,正说明了这一点。以后,虎符逐渐变化为龟符、鱼符、兔符以至铜牌,虽然原因很多,但不能不说是信义逐渐流失的结果。聪明人的智慧或曰奸诈,破坏了多数人对一种 “信”的遵守。人无信,信物也不可信,虎形虎威自不再来。圣人叹:“人离道远。”


春秋战国时期金虎符(陕西省凤翔县出土)

转载自 新三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如果真是一颗人造卫星的话,当然月亮就不会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在某一个时期放上去的。
    果真如此,那么月亮又是在何时被放上去的呢?
  • 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几乎每天都会使用到各式各样的纸币,有些人更巴不得能将大把大把的钞票塞进钱包中。然而我们又对这些皱巴巴的小纸张,了解多少呢?其实在许多的人眼中,这些小纸片,都是一本本无数指纹交织而成的历史书呢!
  • 既然是辛辛苦苦的工作,那么,放假的时候就一定要好好把握吧。虽说是政府要大家放假好好去休息、沐浴一下,打理门面,但其实可以做的事情还挺多呢。
  • 中国古代女子,很会装扮自己,仅就头饰一项,精巧、华美、漂亮的饰品就数不胜数,从现今留传的古代画看,一个个都是“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干”,绰约漂亮,风采迷人。
  • 早期用大鼎(意即:大锅子)煮饭,因此煮熟时,一方面“大鼎”里水分还很多,一方面还要用“大鼎”煮其他食物,所以须先用“饭篱”必须放很多水……
  • 这对龙凤礼盒十分罕见,上髹钴蓝、朱红、贝白、墨黑和石绿等矿物颜料,画作线条流畅,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 刮鱼鳞、磨姜汁,多种用途的刮板。
  • 五十年代夜市买卖、夜间抓青蛙和清晨打竹笋的最佳工具……
  • 没有没听过“坏蛋蟛蜞的故事”?照片之后,有精彩的故事哦!
  • 卖糖鸡的,是小孩最爱光顾的摊贩之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