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华社为什么会提出20年行动方略?

人气 5

【大纪元7月6日讯】(大纪元记者扬晓慧 、姜晓文马来西亚吉隆坡采访报导)由马来西亚华团为全国人民制定的20年行动方略,一项具前瞻性的计划在日前已正式开跑。《马来西亚20年行动方略》委员会副主席兼执行委员会主任之一的杨有为于周日(7月4日)在华总谢富年礼堂开展的第一阶段行动计划工作坊后接受专访,向记者介绍了当地华社为什么会在马来西亚提出一个《马来西亚20年行动方略》?

杨有为介绍说,要追溯起来还有一个历史:在17世纪的中国人就已经向海外移动,现在马来西亚有四分之一的是华人,全是200多年前中国的老祖宗移民、繁衍的后代。今天我们华人看到国家在成长的过程中碰到了许多的障碍,而且有许多的问题存在着并且需要去解决。那么作为马来西亚公民的一部分,华人应该义不容辞的协助我们的政府、人民脱离这些问题,使到我们国家发展更加顺畅。

涵盖政、经、文、教、社 五领域

《20年行动方略》里面概括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这五个领域。因为我们认为任何一个建国的方略都应该概括的比较全面,而这全面都应该去探讨这五个领域的状况和发展因素,现有的状况我呢应该去掌握去了解,那么就会找出解决所需要的因素和条件。

汇集40位学者为国家把脉 诊断弊端

那么《20年行动方略》大概聚集了40多位学者。需要澄清的是马来西亚三大民族都有同样的感受,就是要改变现状。这40位学者当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是马来同胞的学者;也有差不多20%的是印度学者;50%是我们华人的子弟和学者;这里面也包括了社会运动和非政府组织(NGO)的参与者,他们对国家的发展都是非常关注的。鉴于他们都是来自不同的领域,所以他们都有自己专门的知识和专才。《20年行动方略》很幸运的能够找到了大概40位这些学者为我们这个国家把脉和打脉,诊断我们国家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端。

把策略改为可落实的计划

在这个整个过程中我们发现理论可以谈论很多、很广,这等于是说叫这些学者在大学里做一个研究项目的话,可能会太过理论化,所以当这些学者当中交出了34篇关于探索马来西亚‘政、经、文、教育’的问题后,我们发现我们更重要的还是把这些问题、策略改变为一个可以行动、可以落实的计划。

动员全民参与 改变这个国家

今天我们是很概括的提出了13个行动计划,这13个计划是在初步阶段提出来的,希望工作坊展开了之后呢,可以唤醒大家对国家发展、社会发展的关注,也尽量去我们的网页,在40位学者所写的论文和我们今天所提出的计划中,看哪些计划大家可以参与,或看哪些论文大家认为我们的计划还没有涉及到的,可以提出自己的计划。总而言之我们希望通过计划动员全民参与为这个国家做些改变。

以西方‘公民社会’作为学习目标

自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以来,马国华社这次可说是采取比较积极的态度,在这个国土参与建设一个公民社会。杨有为表示,我们知道未来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一定要朝向‘公民社会’的发展,我们都希望说是国民有一种强烈的爱国、非常民主、非常有自立、自觉还有自动的这样一种精神,所以我们应该带领我们的国民朝向‘公民社会’发展。

要朝向‘公民社会’发展,能够使‘公民社会’早日来到我国,那我们华团要以更专业的、更有组织性的、更有带动性的、更有方向感的聚集我们身边的力量,朝着这个方向走。

过去可能华团和华社都把自己归类为‘非主流’的社会的族群,就会多多少少的脱离了国家发展的主流的建设的责任。今天我们一视同仁,而且我们都肩并肩的组织起这个民间的力量,能够的话就向刚才说的可以跨议题,跨种族,把我们今天的力量集中起来,能够落实一些行动计划,最终的目标是‘公民社会’早日到来。

今天我们谈公社会,我们看到西欧国家的‘公民社会’的意识很强,他们人民的‘公民社会’意识很强过后,这个国家会在一个很平稳的、很有创意的、很有祥和的这样一个素质底下发展这个国家,那么马来西亚应该把这些西方‘公民社会’作为我们未来和今天所谈论的发展和学习的目标。

走向更重要议题活动

从马来西亚华团开始共同开展具前瞻性的计划之举动,可以看到本地华社已开始走出目前的旧框框,跨种族、跨议题、走向参与更广面的领域,显得更有活力。

对此,杨有为表示过往我们的社团组织会办多一些属于我们华族的民俗活动,比如端午节、中秋节、新年等这系列的活动。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民俗的文化活动,所以过去我们比较少涉及政治、经济还有社会这个层面的一些高格局的更为重要的议题活动。

年轻人参与为华社带来希望

今天我们寻找多一些这类的议题后,我们发现这些议题的背后都需要人民的参与,所以我们华社今天来说是找到了一个目标来落实我们为这个国家成长付出力量的这样的一个平台。当然我们今天看到跨议题、跨种族,还有新的议题不断出现,反而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参与,不会造成我们华团数目虽多,但是活跃的都是老年的一群。

我们发现今天很多议题可以吸引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参与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很大的希望,就是寄望在下一代的福利上来讲,下一代今天已经开始觉醒,年轻人已经知道他(她)们本身可以在国家发展洪流里面扮演他们的角色。可能他们以前缺乏的是一个平台,那么今天我们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能够有资源的分享,让他们能够参与。

生活在政治里面 不能够不谈政治

是什么因素促成华社领袖推动这个《20年行动方略》计划呢?杨有为指出,应该说我们马来西亚的政局的演变吧!

在过去来讲,我们华团一直在谈‘超越政党、不超越政治’。‘超越政党’的意思是说我们跟所有的政党保持关系,但是我们不听从于他们,他们也不需要听从我们,我们是平起平坐。‘不超越政治’是说政治就是我们应该关注的议题,不能够逃离政治,也不能够脱离政治。因为我们就生活在政治里面,政治其实在影响着我们,我们不能够不谈政治,这个是第一点。

308大选成绩 惊觉国民厌倦过去、追求改变

那么308就是2008年3月8号的马来西亚的大选,成绩让我们大吃一惊;原来有许多国民厌倦了过去,而追求改变;更加让我们吃惊的是,站在最前面的要求改变的已经不再是以前所讲的所谓华社的一些单元种族的政党,而是马来族群觉醒,印度族群也觉醒。

上街抗议运动 带来觉醒的冲击

以为在308政治海啸之前,印度成立了一个维护印度族群权益的运动称为‘Hindraf’,甚至他(她)们上街,提出他们抗议的同时,要求政府给予印度族更多的关怀和关注。那么这10多万20多万的人上街带来了一个很大的觉醒的冲击;那么在308之前,除了这个印度族群‘Hindraf’这个维权运动呢,还有一个就是要求选举干净联盟的上街示威的运动,号召了大概是50万人,大约有90%是马来族群,华人、印度族群不多。这些运动多多少少冲击着整个国家、社会。

看到民间力量可以作出改变

而308,它起着一个发酵的作用。这个发酵作用带来一个政治海啸。原来的执政党呢丢失很多的支持,反而新议题的政党争取了很多支持。在这个过程中(长达2、3年),华社一直在观望,但是也有一些华社团体族群也在里面协助。

我们华社看到这个国家有转机,看到这个国家是有改变,而且有充分的这个民间的力量可以作出一些改变。我们应该是在这样的号召下,在这样的一个影响下,提出了《20年行动方略》,认为我们华族应该做的更有组织性、更长远、概括面更广,让未来有一个完整的发展计划。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共推国产CNN 专家:借新闻自由渗透传媒
天津日资三美电机公司罢工结束
亚币升贬互见  新台币上周贬0.3%
吉隆坡耐克杯冠军获巴西培训机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