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票价听证 民间吁勿“和稀泥”

标签: , ,

【大纪元09月30日讯】 “深圳地铁票价能否做到公益至上?”针对地铁票价方案公开后外界的种种质疑,深圳官方和地铁公司始终保持缄默,而民间则于近日自发地组织了一场听证会。市民通过媒体呼吁在涉及百万人出行方式的公共定价中,不要只顾“和稀泥”。

 《南方日报》报道,在民间听证会上,深圳官方、企业代表和专家代表早早便以各种理由婉拒出席,而原本部分表示要参加的消费者听证代表,除一人之外,最终也没有赴约。参与听证的人大代表黄翔则以旁听身份到场。

不过,当日民间热心于公共服务的市民仍踊跃参与,并提出多个有别于听证方案三套调价方式的方案,希望仅有到场,并有发言机会的听证代表把意见送到听证现场。

“一票制”民间呼声较高

在民间听证会,深圳市民给出的几套方案里,有一半都支持采用2.4—3元人民币的一票制和实施月票制度,并建议用深圳通坐地铁和坐公交一样,能有相同的折扣。

“根据材料公布的数据,2009年,北京里程230 公里,成本15.2亿元,深圳全长不到22公里,成本是7.2亿元。以不到北京十分之一的里程,却耗费了比北京高五倍的单位成本,这合理吗?如果不合理, 为什么要进行票价弥补运营成本?”市民金洪锋说。

劳资论坛发起人吉峰也支持一票制。他提出,深圳1400万人口,有1000万人在原关外,乘坐线路长,且多数人都是拿最低基本工资,负担不起动辄近十元的票价,而一票制则有利于拉近原关外和关内的距离,实现特区一体化。

不过,也有市民认为“一票制”对企业和政府而言过于理想化,难以在深圳实现。因此建议选择相对折中的办法,即在发改委给出的三个方案中,将方案一和方案三结合,即将最便宜的起步价和最便宜的里程价结合,6公里/2元起步,往后每10公里加1元的里程价。

“听证会代表发言不要软塌塌”

“这次地铁定价有四大背景要考虑进去,一是对于像深圳这样规模庞大的城市,地铁是要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如果建了却不鼓励大家使用,则和大原则背道而驰;二是民生幸福就是让老百姓的出行成本在其整个收入结构里,不仅不能超过某个比例,而且还要尽可能降低比例,让他有更多的钱享受更高消费,如文化消费等;三是在各种交通方式里,地铁是最低碳、最生态的一种,多人坐才能体现深圳要建设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的定位;四是没有地铁,就很难做到“在关外居住在市内上班”,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特区一体化。”知名民间观察人士、因特虎三剑客之一金心异说。

同时,他特别呼吁9月28日参与正式听证会的代表,发言时“不要四平八稳,希望观点很清晰”。这一观点受到很多人支持。

民间环保人士廉海生说,听证代表要代表消费者说话,不要软塌塌的。

相关新闻
上班族的痛!北京女孩挤城铁经历
惨淡!沪宁高铁有车厢仅1名乘客
德国有哪些优惠火车票
纽约地铁故事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