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大跃进 中国地铁几乎全亏损

人气 17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1月05日讯】从北京、上海、广州到沈阳、青岛和成都,全国各大城市都处于建设地铁的热潮中。但是,根据一项调查,全国的地铁运营,几乎全部处于亏损状态。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地铁大跃进’。

据大陆媒体报导,目前,中国平均每公里地铁建设的成本一般在4到5亿之间,有的高达7亿,建设成本很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认为,如果地铁建成后客流量不大或营运不善,最终买单的还是纳税人。

继深圳地铁选用最贵的方案提高票价后,近日广州地铁也宣布提价。全网票价最高19元,比原先的12元提高7元。

广州市民网上抗议称﹕强烈抗议取消地铁月票:“我住番禺广场附近,在中山八路上班,以前115元勉强可以一个月坐地铁,现有则需要312元才能坐,这些地铁公司所谓的狗头专家们定的方案,纯粹是变相的、周扒皮式的敛财。”

据南都周刊报导,从北京、上海到广州,从沈阳、青岛到成都,全国各大城市都处在地铁建设的热潮之中。2006年,全国只有10条地铁线路运行,2009年增至37条,2015年则会变为86条。地铁是一根大魔棒,城市当局以它为城市升级的驱动力,开发商视它是财富加速器,居民则展望它所能带来的交通便利。需求的狂热导致出现了城市地铁“大跃进”。

世界银行在2009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城市轨道交通是花费巨大且风险很大的项目,在大多数城市,可支付能力已经是或者将会是一个问题,不好的地铁项目可能会耗尽经济。然而,这一些都不能浇熄对地铁的渴求:不富裕的城市几乎举全城之力修建地铁,南宁市2009年全年的财政收入是231亿元,也就是说,但光修建地铁一项,就需要花掉全市4-5年的全部财政收入。

很多情况下,从地铁这块大蛋糕中获益最多的并不是沿线居民,而是地产商和地方政府。地铁修到哪个地方,哪个地方的房地产就上来了,而政府可以将地铁两边的地高价卖给房地产开发商,通过这个手段,反过来可以增加地铁的修建。北京4号线一开通,周边的小区在3个月内每平方米上涨了2000-3000元不等。

中南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所教授王成立说,房地产商纷纷看好地铁这块丰盈美味的蛋糕,使出各种招数抢占先机,地铁站口、央区首席,地铁口岸、黄金码头、增值物业,双地铁、双高铁的广告宣传铺天盖地。于是,有了地铁被开发商牵着鼻子走的说法,甚至开发商与地方官员“一起跑步钱进”,这也许就是中国特色的城市轨道交通大跃进式的发展方式。

中国不少城市的现实情况是,造价高昂的地铁被当做普通的公交线路,盲目地向低客流量的市郊延伸。在人口密度最高、客流量最大的市中心区,地铁密度却不够,远远不能满足客运需求,高峰时更是人满为患,拥堵异常。

虽然北京市地铁运营部门否认了媒体公布的每天限流9条地铁线路中的23个地铁站名单,但不能否认的是,由于上下班高峰期,地铁限流在北京已经成为常态。家住北京回龙观地区的赵子涵告诉南都周刊记者,地铁13号线龙泽站几乎天天限流,高峰期没有30分钟挤不上地铁。

设备贵,是国内地铁的通病之一。王梦恕认为,中国很多地铁线路装了一些昂贵却并不必要的系统设备,比如遮罩门和空调。有人说遮罩门可以防止自杀,这是不符合实际的,真要自杀靠一个门能拦得住吗?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梦恕说:“地下的温度本来就在15摄氏度左右,要空调搞出25摄氏度来干什么?”
  
王成立还说,现在中国的地铁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豪华,七成的用电量都用在不该用的设备上,只有三成的电用在牵引地铁上。

他还说,一些地方的政府严重干预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拍脑袋决策,官大就权大,甚至随意修改规划,民众和专家的意见根本不在乎。

相关新闻
深圳地铁票价听证:民间吁不要“和稀泥”
地铁测评:7号线最佳 C线最差
沪每天数百万人挤地铁 饼干变面粉
广州豆腐渣地铁恐坍塌 原工程师冒死爆料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