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改变一生 下周揭晓

【大纪元10月1日报导】(中央社斯德哥尔摩1日综合外电报导)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作家与和平调解人士下周将屏气凝神,等待北欧拨出的电话,这通电话可能改变这些人士的一生,并带来150万美元奖金。

诺贝尔委员会秘书韩逊(Goran Hansson)将负责拨打第1通报喜电话。

负责通知医学奖得主喜讯的韩逊说:“有时对方会以为我是开玩笑。”他在透过电话报喜后,将在3日公开宣布2011年诺贝尔奖第一个奖项的得主。

他对记者说:“我通常会与得奖人交谈数分钟,告诉他们一些和颁奖仪式相关的事情,然后建议他们,在媒体开始访问之前,先喝点咖啡,缓一口气,并稍作准备。”

自1901年以来年年颁发的诺贝尔奖,是要奖励医学、物理学、化学、文学与和平方面的突破性成就。至于经济学奖严格而言,并非诺贝尔奖项,因为创办人诺贝尔(Alfred Nobel)1895年的遗嘱中并未提及这个奖项,而是由瑞典中央银行1968年为记念诺贝尔所设立。诺贝尔是富有的瑞典实业家,发明了炸药。

诺贝尔各奖得主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宣布,除了和平奖以外,因为根据诺贝尔的遗愿,和平奖得主是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公布。在诺贝尔生前,挪威曾与瑞典互结联邦。

虽然最会引起议论的是文学奖与和平奖,但科学类奖项对得奖人产生的冲击可能更大。文学与和平奖得主包括一些知名人物,诸如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美国作家海明威、德雷莎修女以及美国现任总统欧巴马。

许多科学类奖项得主在突然成为全球媒体聚光灯的焦点─哪怕只有1天─之前,已孜孜努力数十年,但在专业领域之外,乏人注意。

当这些饱学之士在每年12月10举行的仪式中自瑞典国王卡尔16世(Carl XVI)手中接过诺贝尔褒扬状和黄金奖牌时,正是令人感动的1刻。这些得奖人多已白发苍苍,而且穿着燕尾服的仪态并不自在。

今年有关和平奖得主的猜测,不脱横扫北非与中东阿拉伯国家的革命浪潮。和平奖评审团试图将这个奖项与时事结合,包括现正进行中的努力,因此2009年颁给了尚处在就职头1年的美国总统奥巴马。

挪威奥斯陆和平研究所(Peace Research Institute)所长哈普维肯(Kristian Berg Harpviken)认为,获得今年和平奖呼声最高的是埃及活跃人士法塔(Israa Abdel Fattah)、马赫(Ahmed Maher)和戈宁(Wael Ghonim),或是突尼西亚部落客曼尼(Lina Ben Mhenni)。

一般认为,文学奖最看好的得奖人选包括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Adonis)、加拿大作家艾伍德(MargaretAtwood)和孟若(Alice Munroe)、南韩诗人高银(KoUn)、以及美国作家罗斯(Philip Roth)、欧茨(Joyce Carol Oates)和品琼(Thomas Pynchon)。(译者:中央社张佑之)

相关新闻
加州大学诺贝尔奖得主上邮票
诺贝尔奖 汤森路透有根据
屠呦呦获“准诺贝尔奖” 被埋没40年
诺贝尔奖得主 马阿萨伊病逝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