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水费将增至逾39亿

标签: ,

【大纪元2011年10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黄静荣香港报导)香港食水七成多来自大陆的东江水。香港发展局建议未来3年与广东签订新的东江水供港协议,费用会每年递增,未来3年政府要多付4亿去购买食水;但强调暂时不会调整水费。

东江水供港协议在年底届满,局方希望年底前与广东省当局签订协议,建议2012至2014年,向广东省购买最多8.2亿立方米的东江水,明年的费用为35.38亿元,到2014年就增至39.59亿元。2012、2013及2014年的水价增幅分别为5.82%、5.78%及5.77%。3年费用共为112.41亿元,较2009至2011年的94.49亿元,增加17.92亿元。发展局解释,水价增加,是考虑营运成本,包括人民币汇价及粤港物价指数,认为加幅合理。

香港每年都从广东省购买的食水约8.2亿立方米,但过去10年每年耗水量9亿立方米。政府与广东磋商未来3年供水价格,政府平均每年都要多给4亿购买东江水。政府表示,由于建议的2012年购买东江水的全年费用较2011年的现行费用(即33亿4,400万元)为高,需向财委会申请追加拨款3,540万元。

港府称暂不加水费

水务署又表示,现时无计划调整水费。政府已在将军澳预留土地,兴建一座中型的海水化淡厂,未来3年会作详细规划研究,每年产量预计至少会有5千万立方米,估计可提升至9千万立方米,占本港用水量超过一成,足够140万人口使用。
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则指,为确保供港水质符合标准,在03年用40多亿元人民币进行改造工程。现时供水管道已独立于其它河道,同时从地面升高,确保不受地面污水渗透污染。

批政府欠议价能力

立法会发展事务委员会成员甘乃威议员认为,港府是“肉随砧板上”,没能力向广东讨价还价。他指,本港过去数年用水量一直稳定,但东江水价则由两年前的29亿元,飙升至2014年的39亿元,认为增幅过高,督促政府加快推行海水化淡,增加跟广东省谈判的能力。

有学者表示,本港应该与广东省商讨,假如东江水有用剩时,透过回购或减低费用,以节省成本。中文大学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常务所长庄太量分析,本港在过去20年,用水量不断上升,80年代由于工业发展兴旺,用水较多,但近年大部分工厂北移,用水量已较前下跌。浸会大学地理系教授黄观贵亦指出,本港工业已北移,用水量较以前下降,认为政府应检讨买水量,以免浪费食水及金钱。

庄太量认为,东江水的费用每年以2亿元递增,计算通胀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加幅尚算合理,但本港购买东江水后,未必能够全数用完,可能造成浪费。至于当局研究在港兴建海水化淡厂,庄太量说,化淡过程的成本,未必较购买东江水低,最终未必能够节省金钱。◇

相关新闻
工厂违规排污 广州水源告急
港未来20年仍依赖东江水
港供水亚洲补贴最多服务最好
香港议员报怨东江水价过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