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父母压力大 孩子学习差

font print 人气: 1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1年11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肖甜综合报导)芬兰的一项研究称,父母如果在工作中承受较大压力,回家后疲倦不堪,会影响孩子学业,孩子多会无心向学。

芬兰科学院学习和激励研究卓越中心研究人员调查了515名15岁的九年级学生,询问他们是否曾因学习感到倦怠,出现学校压力综合征。这一综合征症状包括疲惫、得过且过、质疑学校教育价值等。

研究人员同时向这些学生的父母提出类似问题,询问工作压力相关话题。结果发现,父母如果在工作中承受较大压力,导致体力透支、精神倦怠,他们的子女大多在学业上遭遇类似状况。

这种“感应”在同性之间更加明显。如果父亲因工作疲惫不堪,儿子更容易出现学校压力综合征;而母亲在工作上承受的压力则容易“传染”给女儿,影响女儿学业。

研究中称,家庭经济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倦怠程度。“家庭面临的经济压力越大,倦怠程度越高。因此,我们得出一个重要观点,眼下的经济萧条对家庭和青少年的幸福感具有潜在影响力。”

此前,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压力大、焦虑或抑郁的父母可能使他们的子女不健康。研究者发现,在父母焦虑、抑郁以及他们的子女生病、发热的几率之间有明显关联。那些具有更加紧张精神症状的子女比其他人拥有更加活跃的免疫系统。这表明他们的免疫系统正在更费力地工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新北市政府今天举办环境教育论坛,教育部次长吴财顺表示,台湾目前正实验“逆向式亲子教育”,让孩子在学校接受环境教育知识,回家影响父母和家人。
  • (大纪元记者肖甜综合报导)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威信的树立必不可少。威信这种无形的、潜在的教育魅力,无处不在的指引着孩健康的成长;同时它还有着巨大的教育力量。 对父母来说,威信是一种威望信誉,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尊重和信从。
  • 炎炎的爸爸小张从小家境比较贫寒,成长过程中吃了很多的苦,前些年经过拚搏,做了一些大生意,手里有了一些钱,赶上出国热,也到加拿大做了投资移民,小炎炎出生后,爸爸视炎炎为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绝对不能再让我的孩子受我那罪了。于是从孩子生下来,孩子就像泡在蜜罐子里一样,什么都要最好的,别人有的他一定得有。
  • (大纪元记者肖甜综合报导)您是不是心疼宝贝的爸爸妈妈?不小心宠坏了孩子可不是件好事儿。其实给不懂事的孩子上规矩,恐怕是为人父母最头疼的事情之一了。给孩子立规矩不能框的死死的,也不能过于任性;具体需要对孩子深刻了解后再做相对应的规定。
  • 这是一个名字叫六妹的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在加拿大的真实故事。5年成就了一个梦想:一个农场、两条狗,三个孩子。段落标题为编辑所加,并对其中的文字和结构作了调整,因为原文是做为论坛帖子的回复,断断续续。编辑后的文章完全保留了原文风格和内容。
  • 曾任外交部长的田弘茂先生,钻研政治学有道,在国外学界享誉盛名。本文是他比较中、西教育之差异,并分享其在美国多年的教育经验与观察,借此勉励年轻学子,“诚实”为首要培养的习惯。
  • 加拿大安省皮克灵(Pickering)11岁男孩威尔逊(Mitchell Wilson)患有肌肉萎缩症,在学校里被欺负嘲笑后,感到自卑无助。9月份开学第一天早上,他父亲发现他选择了轻生,校园欺凌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针对日益严重的校园和网络欺凌问题,安省政府把11月13日至19日设为“关注欺凌周”,也是国际关注欺凌周。青少年教育界人士认为,对移民孩子来说,语言不好是被欺负的原因之一,他们建议,被欺负的孩子与老师与家长倾诉,不要憋在心里,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欺凌一般指骂人、威胁、散布谣言,原因是一些人的文化、族裔、信仰、性别、长相及性取向比较特别。约克区教育局调查报告称,40%孩子表示,从小学到中学他们受过欺负或不被尊重。加拿大儿童援助电话(KHP)调查报告也显示,85%欺凌情况有第三者旁观,只有11%至22%的情况下旁观者会试图制止。 大多伦多地区约克区中小学教育局(YRDSB)华裔委员陈焕玲(Carol Chan)告诉大纪元记者:“近年来欺凌情况越来越严重。有的3、4年级学生遭受欺凌后,没有自信,校长把孩子转到另一个班,孩子还是很害怕,不想上学。”
  • 校车安全带是否必须,这是个长期的情绪化的问题,尤其是对农村和偏远地区儿童的父母来说。然而,前纽省政府委托做的一项评审发现,校车安装安全带可能不是改进安全性的一个“可行的选择”。
  • 良好的阅读能力将为孩子带来无限可能,包括教育机会、学术成就,以及在日常生活和职场上获得成功。
  • 大学生,尤其是应届毕业生,经常听到的一条职业建议是“追随你的兴趣”。鼓舞士气的演讲、毕业演说和励志书籍中都充斥着这条信息。受到乔布斯(Steve Jobs)、盖茨(Bill Gates)和凯瑞(Jim Carrey)等有影响力的人物的鼓励,我们情不自禁地想效仿他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