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金融市场急剧动荡 中国自顾不暇

【大纪元2011年11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肖恩综合报导)在欧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被这一自己制造的光环感动之时,希腊政府迫于国内舆论压力,突然要就欧元区救助希腊的协议进行全民公投。此前的民调显示60%的人对欧盟拯救希腊持反对意见。

希腊政府此举引起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盟各成员国的激烈反应,中国的态度也是此事件的焦点,而此前对中国“拯救”欧元区的些许期待或许也化为泡影。

全球股市应声下跌 市场忧虑

此前,欧盟领导人刚刚历尽艰难,针对已有两年之久的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达成了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对欧洲各银行进行资本重组、迫使各银行同意承担希腊债务50%的损失、提高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力量等。而与此同时,欧盟也希望中国能够向欧元区注资,中国央行官员也信心满满地表示“中国对欧元区的任何支持,都取决于欧盟其它国家作出多大的贡献,而且北京必须得到对中国投资安全的保证。”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和可预见的公投结果,引起金融市场的一片恐慌,各大股市纷纷大幅跳水。昨天巴黎股市了狂泻 5.38%;法兰克福股市下降了5%;米兰下滑了 6.80%;马德里股市下挫了4.19%;雅典下滑了6.92%。东京股市今天开盘后下跌了2.2%。

欧盟各国的激烈反应

据法广11月2号报导,面对希腊出现的新局势,欧洲领导人将抢在计划于11月3日至4日法国戛纳召开的20国集团峰会之前举行紧急会议,就希腊政府对于欧元区救助希腊协议进行全民公投做出商讨。

文章说,法国和德国对希腊的决定十分震惊和不满。希腊此前并没有将这一打算告知法国和德国,法国总统萨科齐立即打电话给德国总理默克尔商量对策。萨科齐和默克尔在电话会谈中强调他们决心将前不久通过的拯救方案执行到底。萨科齐在星期二召集部长级紧急会议后对外声明说,这一拯救方案是解决欧债危机的唯一途径。

文章还披露,其他许多欧洲国家也对希腊的做法也感到不满。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表示,希腊在欧洲理事会会议结束后不久、戛纳20国集团峰会前夕做出的这个决定令人意外,并带来了不确定性。

荷兰首相吕特警告说,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推迟欧元区危机解决方案的实施。吕特在海牙召开的议会会议上说,希腊的公投决定非常令人遗憾,我们必须竭尽全力避免此事发生。瑞典外长比尔德也公开明确表达对希腊公投的不理解。

美国政府担心,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生如此大规模的金融崩溃可能严重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法广引用路透社的分析指出,如果针对希腊的纾困协议在全民公投中遭遇挫败,希腊几乎肯定会陷入债务无序违约,政府将无力坚持获得纾困资金所要求的财政紧缩政策。可能令国内外要求退出欧元区的呼声更加响亮,并由此展开一场恶性循环。

欧元区各国政府原先的如意算盘是吸引投资者,特别是按照计划吸引像中国、巴西或俄罗斯那样的大型主权投资者,让他们或者向欧元区援救基金提供支持,或者直接购买欧洲公债。

《金融时报》:欧元区不需要中国

针对欧元区纾困基金负责人克劳斯•雷格林(Klaus Regling)近日赶往北京试图争取到中国的主权财富,英国《金融时报》11月1日报导说,欧元区不需要中国。

文章分析,一个简单而又基本的事实是,欧元区处于对外收支平衡状态:它的进口额与出口额基本相当,资金流入额也与资金流出额相当。但领悟到这个事实的重大意义的领导人太少了。欧元区当前的危机,并不在于整个货币联盟的外部融资,而是在于内部的各种不对称,包括盈余国和赤字国之间的不对称,以及各国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不对称。

欧洲金融稳定安排(EFSF)的宗旨,就是要对这些不对称进行匹配。就EFSF自身而言,没有理由不去接洽中国、将其视为一个潜在投资者。

但欧元区本身并不需要中国的储蓄,并有充分的理由回避中国资金。

最明显的理由是政治上的。北京方面将按照欧洲方面表现出的绝望程度,开出与之相称的价码。比如降低对中国汇率政策或侵犯人权行为的批评分贝。

国际舆论:中国经济自顾不暇

就在 G20戛纳峰会召开在即,欧洲国家心急火燎地四处筹钱拯救欧元危机之时,中国似乎显示出一副很放松的心态。新华社发表评论说,“中国不能担任欧洲人的救世主,也无法‘治愈’欧洲的病症”。

中国财政副部长朱光耀在G20戛纳峰会召开前就强调说,戛纳峰会不会讨论二十国集团成员向欧洲金融稳定工具出资或购买欧债的问题,这不在峰会的议程内。

德国之声对此分析说,中国方面做出这一番言辞表态显然是为了转移西方的注意力,让西方人暂时忘记中国通过人为压低人民币价值创造大幅贸易顺差等事实。

然而,国际舆论则普遍不看好中国经济,甚至认为已经处于经济危机之中。

《卫报》在本月2日的报导中说,欧洲寄希望于中国来拯救欧元区,但中国国内的坏债、温州式的非法借贷和越来越多的社会动乱,继续导致对其自顾不暇的担心。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破裂

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破裂、呈天文数字的地方政府债务和非法贷款引发的资金链条的断裂,其中的任何一项都可能导致中国经济的崩溃。

前不久,中国官方首次宣布各地方政府的债务总额达到10.7万亿元人民币,该数字占中国经济GDP的27%,但还是有不少专家还质疑这个数据的可靠性。穆迪将中国大陆审计署公布的数据和中国银监会发布的报告进行核对后发现,审计署可能漏报了3.5万亿元的银行对地方政府的贷款。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史宗翰(Victor Shih)则认为,综合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对政府平台未偿还债务的估算数字以及审计署的报告,可以得到更真实的地方政府债务数据。通过综合这些数据,他认为,地方政府债务总额在15.4万亿到20.1万亿元之间,约占中国GDP的40%到50%。

《国际先驱导报》认为,中国楼市的冬天已经到了。眼下,楼市的降价狂潮正在全国汹涌,上海、深圳、北京的等地部分楼盘的降价幅度部分达到30%。因为商品房降价,上海已经发生了多起业主维权事件。

据南方日报通过对广州楼市的统计分析指出,广州楼市继今年9月成交遭遇“滑铁卢”后,上月广州一手房网签成交量同比下滑64.2%。不少业内人士则认为,开发商年底库存仍然很多,年内开发商的降价促销幅度可能会越来越大。

大陆专家:富豪移民或致中国经济崩溃

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一份《2011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披露,中国半数千万富豪准备移民出国。2011年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富豪比2010年增加了189人,达271人。中国目前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富豪已有96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9.7%。但是,僵化的教育体制、恶化的社会环境以及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使得这些“有办法”的人纷纷选择移民。

法新社本月1日报导称,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中国富豪们有46%正在考虑移民国外,另外14%已经开始了这一动作,约三分之一的受访富豪称他们已开始在国外投资。

美国有限电视新闻网(CNN)1日报导称,白皮书中提出,过半受访者称他们想离开中国的原因是使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四分之一的人进行海外投资是为了分散和规避风险。人身及资产安全是那些选择将财富移入海外的富人们最大的原因。

海内外一些观察家认为,如果这些富豪带走的现金无法回流到中国,中国的经济将面临崩溃的危险。

(责任编辑:季达)

相关新闻
20国集团敦促欧元区尽快完成危机解决计划
希腊总理:欧元区面临关键1周
欧元区受苦 澳洲银行受益
躲债风暴 东欧国入欧元区喊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