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独二胎”巨额抚养费 独生子女纠结

人气 31

【大纪元2011年12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方晓报导)按中国法规,目前大陆所有省份独生子女之间结婚均可申请生“二胎”。“80后”独生子女现今很多已到婚育年龄,虽然政策放开,但能否生得起二胎又成为他们新的纠结。高额生活成本和抚养孩子之难使很多城市年轻人不打算生二胎。

都市年轻“月光”族:承受不起养二个孩子

大陆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深感独自成长的孤独、寂寞。如今这个群体逐渐到了婚育年龄。最近,随着河南当局允许“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标志着大陆“双独二胎”时代全面来临,然而生活在城市的年轻父母想要二胎吗?

目前在北京服务行业工作的林先生,在北京租房居住。现在儿子上幼儿园。提起是否再生二胎,他立即说:“一个孩子就够我们受的了,再养一个恐怕都养不活。”

他说,每个月要付房租、水、电、煤气、网络、电话等费用外,孩子的幼儿园的费用、课外班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全家人的吃饭、穿衣的开销也是大头的。林先生的妻子在美容行业打工。“挣钱不多却能花钱,要打扮得漂亮,看见什么服装都要买。一个月下来工资花个精光,根本要不起第二个孩子了。”

四川成都开电脑店的王先生女儿刚出生三个月。他说,养一个孩子已经很累了。竞争厉害,生意不好。“父母在农村,平时我要给家里寄钱。自己的孩子在吃奶,老婆也不能去工作。给她娘家也要寄点钱。我一个人要养活几口人啊,天天上火啊。”

浙江宁波的王女士说,身边的人如果头胎是儿子的,基本都不要二胎了,很多生了女儿的人也不想生二胎,除非不小心怀孕的。“因为大家都在为生存而打拼。从孩子出生到抚养孩子长大,巨大的花费和心血让父母倾其所有。”

大陆某育儿论坛上,很多年轻家长表示,抚养孩子的压力大。有人担心,两个孩子能否都享受很好的教育。“一个孩子就业都难,再生一个还能找到工作吗?”也是一些家长的担忧。对于是否要“二胎”,很多城市双独生子女家庭都表示,凭自己的收入很难承受抚养两个孩子的压力,所以不想再要第二个孩子。

据报导,黑龙江哈尔滨市的年轻父母称,奶粉、尿布、保姆这三大项支出每个月就将近3千元,加上日常生活支出等。有的小俩口还要“啃老”。

家境不错者想要儿子

在广州某企业做老板的董先生,家境不错。目前他的女儿8个月大。他和妻子都是独生子女。董先生表示,他们想再添个儿子。“当今社会男女不是平等的,我还打算要个儿子。但老婆生第一个孩子是剖腹产,现在在家做专职母亲,所以最好3年以后再要第二个孩子,可生孩子的事也说不好的。”

据了解,有些年轻人想生第二胎的原因是,“双独”家庭的双方老人都想再要一个小孩。他们认为,毕竟两个孩子一起成长是个伴儿,将来互相可有个照应。也减轻子女将来的养老负担,防止独生子女发生意外,导致绝后等。

专家:政府应给年轻人“减压”

据报导,中国“国家人口计生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宋杰表示,很多城市独生子女主动生育“二胎”的意愿并不高,生育带来的困难实实在在地摆在他们面前。

对于独生子女遭遇的困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董鸿扬表示:“政府及社会各界也应该为都市年轻父母‘减压’,从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加大调控力度,降低城市生活成本,帮助他们摆脱生育困惑。”

“一胎化”加剧性别比失衡

1980年,中共全面施行“独生子女”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全国一律“每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

中国农村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根深蒂固,在严厉的“一胎化”政策下,由于强制及暴力手段“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各种冲突频发,官民矛盾更深。非法性别鉴定和非法堕胎案件亦层出不穷,这也是加剧中国人口性别比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1982年,一些省份增加了农村居民可生二胎的条件,其中之一就是“独子独女结婚的”,但并不包括河南省。1985年,浙江成为实行“双独二胎”政策的最早省份。至2002年,除河南省,大陆各省皆放开“双独二胎”。

今年11月25日,《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获得通过,即允许该省“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这意味着大陆实现了“双独二胎”“全覆盖”。

(责任编辑:李熙)

相关新闻
中国贩婴集团猖獗 产妇现生现卖
中共一胎化政策的恶果
男女严重失衡 中国拐卖邻国妇女案例趋升
又一起金店抢劫案 一男子在江西南昌县作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