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学者:“跑院士” 公关费要花几百万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3月10日讯】又到院士增选年了,有学者认为,如今有的人评院士要花几百万元的公关费。有的单位为了包装会把很多人的成果集中到一人头上,院士申请项目也容易,这和物质利益都是有联系的。

《中国青年报》报导, 71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运泰总听人说,如今有的人评院士“要花钱了”。他发现:快到评院士的时候,一些院士候选人就以邀请开会等名目与拥有投票权的院士接触,好吃好喝好招待。

陈运泰发现,除了“活动”之外,有的单位或个人还很会“包装”。“为了包装‘大成果’,就把很多人的成果集中到一个人头上。这种事科技界太多了。”

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原院长邵国培也发现,在一次院士增选中,一位院士候选人提交的材料,令很多老院士“瞠目结舌”:此人6年之内,获得了5项国家大奖。在过 去,一个人一生获一两项国家奖就很了不起了。后来,那位“丰产”院士候选人出局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也认为,目前申报院士的过程中 出现了一种趋势:个别年轻人评院士的材料、奖项和论文都很多,甚至多到不可能完成。

现在,参选院士已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一些候选人所在的单位,也加入到“跑院士”的行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界人士表示,现在,院士被炒得越来越高,这与物质利益有关。院士是一级教授,申请项目容易。一个单位能培养出一个院士是巨大的荣誉。

为此,到了院士评选阶段,一些院士候选人及其单位就会做大量宣传工作,甚至会出现宣传失真乃至造假的情况。据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左铁钏介绍,现在很多包装公司 应运而生,教科学家如何包装自己去拿奖,俨然形成了产业。她说:“有人说,你要当院士,没有几百万元的公关费拿不下来。”

相关新闻
台中研院新院士  女性4人创纪录
香港中大教授当选中研院院士
中研院5人  获选TWAS院士
中研院士刘国平获德宏博研究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