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寄养儿童人数大幅上升

font print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1年03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思澳洲编译报导)澳洲联邦政府一份统计报告显示,澳洲寄养儿童人数增长速度非常快。政府儿童保护项目首次年度报告透露,2005至2009年间,因被虐待或有高风险而被寄养的儿童人数增长了44%,升至3.4万人。

据澳洲广播公司报导,家庭事务部长麦克林(Jenny Macklin)表示,这一增长暗示了政府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程度有所改进。她说:“过去十年中,受虐待儿童数量不断提升,寄养儿童的人数也在上升。如果因安全因素孩子不得不离开父母,我们确实希望确保他们得到的照顾标准尽可能的高。”

儿童家庭福利卓越中心主任布伊(Lynette Buoy)表示,统计数字增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孩子们被寄养的时间延长。她说:“孩子亲生父母的家庭环境十分复杂,把孩子送回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涉及和处理的各种问题很多。这是最难办的。把孩子送回亲生父母家庭需要做很多工作,但这些问题很多时候我们是力所不能及的。”

“但待时机成熟时,孩子们最终还是要返回自己的家庭。不管何时返回,小的时候还是年满18周岁,通常孩子们最想做的就是与自己的亲生父母家庭团聚。但我们没有必要为他们重返生父母家庭而处理其家庭的各种复杂问题。”布伊说。

报告还显示出寄养家庭的更换率较高。2008至2009年各省数据显示1052个家庭开始寄养工作,但同年,900个家庭放弃了这一寄养工作。这也是儿童保护工作的一个问题。布伊说:“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复杂。负责寄养的家庭面临的各种问题是你我难以想像的。他们是否能做出正确决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我们认为他们工作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己的子女有什么,来家里住的小朋友就有什么,有时因为他们缺乏安全感,对他们付出的心力还比子女多,引起子女嫉妒。”许多特殊境遇儿童因种种因素远离父母,幸亏热心民众提供自己的家作为避风港,让他们安心长大,虽无血缘关系,寄养家庭付出的爱有时还远超过至亲。
  • “每当他们叫我一声爸爸,心里总是既感动又心疼!”投入家扶寄养家庭24年,照顾超过50位不幸小孩的黄爸爸,说出了另类父亲的心声。家扶目前约有1,100多户的爱心寄养家庭,让这些被虐、遗弃或三餐不继,害怕又渴望父爱的孩子,能够有个温暖的避风港。
  • (大纪元记者苏泰安嘉义报导)为了让寄养家庭顺利照顾自己及寄养儿,嘉义家扶中心于29日利用该中心办理99年寄养家庭在职训练“自我照顾”课程。并邀请到赖明发老师分享自我照顾技巧,叮咛所有寄养父母想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就需从情绪控制做起,身心灵相互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拥有好的情绪自然能减少身体负担,课程高潮是老师针对常见不适的症状如五十肩、落枕、退化性关节炎…等实际演练穴道按摩技巧,让寄养父母在家也能轻松自我保健。
  • 促进与创造人或环境的改变,充实具专业性及替代性的福利措施,桃园家庭扶助中心今年度举办寄养家庭招募、职前训练及自我探索团体相关课程,最终目的在于提供儿童及少年稳定且温暖的家庭生活环境,进而辅导及协助儿少返回原生家庭。
  • 美国一个民调公司在感恩节前夕做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人结婚者日益减少,新型家庭与日俱增,反映出美国人的婚姻和家庭观正在发生改变。
  • 屏东家庭扶助中心12日举行寄养家庭授证及表扬典礼,由县长曹启鸿颁奖感谢服务10年及15年以上的资深寄养家庭,及授予99年度新进寄养家庭合格证书。典礼中为表达对寄养家庭的感谢,孩子们表演苦练多时的才艺及作品展出,还书写一张张的感恩小卡,让现场64户寄养父母很感动。
  • 新竹家扶中心今天举行寄养家庭授证典礼,其中4户分别来自两对姊妹的家庭。除了郑娟容和郑冠梅姊妹,连燕丽也在妹妹连燕凤投入寄养家庭10年后,于今年成为新进寄养家庭之一。
  • 元宵节是家人团圆的日子,台北市长郝龙斌今天出席台北市寄养家庭的一项聚会活动,他也呼吁有更多有爱心的市民,一起加入寄养家庭的行列。
  • 大学生,尤其是应届毕业生,经常听到的一条职业建议是“追随你的兴趣”。鼓舞士气的演讲、毕业演说和励志书籍中都充斥着这条信息。受到乔布斯(Steve Jobs)、盖茨(Bill Gates)和凯瑞(Jim Carrey)等有影响力的人物的鼓励,我们情不自禁地想效仿他们。
  • 躺平就可以赚钱的特殊实验,计划时长6周,为什么却没人能坚持超过一周?自由对于生命来说到底有多重要?结果令人难以置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