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享受“超国民待遇” 中国人生存难

人气 13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3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怡莲报导)一直以来,中共政府盲目追求GDP,在将GDP作为“政绩”的制度下,各地政府出台了许多吸引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包括各种税收减免等优惠。在外资企业带来GDP大幅增长的同时,百姓的民生却日益艰难,而大陆的民营企业在各种不平等政策的压力下,生存条件恶劣,发展亦十分艰难。

外资企业享受“超国民待遇”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陈志列指出,中国GDP的40%都是外资、外企带来的。他说,今天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已多达28万多家,资产总值超过2万亿美元。

外资企业在中国往往以低廉的价格得到各种资源、最廉价和最勤劳听话的劳动力、支付最低的环保成本,还能够获得免交税、少交税的巨大优惠。

有评论说,作为中国人,最不能忍受的是看着中国的企业在自己的国土上受着“反国民待遇”,而实力雄厚的外资企业却在中国享受着“超国民待遇”。

资深期货经纪人杨斌告诉大纪元记者:“我们国家那么盲目崇拜GDP是非常可笑的一件事,虽然GDP上去了,也可能在整个产业链的最后,我们拿到的是最小的利润。把GDP当作官员的政绩,会造成盲目投资,以后的产能过剩由下届官员收拾,最后崩溃了就无法收拾了,这个情况很危险。”

“劫贫济富”的不公平税制

资料显示,在税收上,中国企业所得税率达33%,外资企业在低税率基础上还有“两年免税三年减半”和行业特殊减半优惠,实际税负仅为 11%左右。而且外商再投资还可以退还部分或全部已缴所得税,而内资企业则无法享受此待遇。

杨斌表示,这是不公平竞争,用外资企业打压内资企业,内企生存的空间小,资金都流向了股市和房产。打压国内企业,民众富不起来,拉动不了消费。有的官员是不懂经济,有的就是为了私利。

有评论说,这种劫贫济富的不公平税制,使内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十分恶劣。正如北交大教授李孟刚所言,实行这种内外有别、外轻内重的税收政策,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使得中国企业即使不出国门也会面临不公平的“国际竞争”,长此以往,必将严重阻碍内资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

有人感叹道,没有哪个国家会这样长期优惠外国企业,而对本国企业苛以重税。中国企业在美国、欧洲会享受到这种超国民待遇吗?相信人家不会那么傻。想想中国的企业就感到心痛,尤其是那些在竞争行业苦苦挣扎的民营企业们,

据说在几年前有许多社会人士就提出要“两税并轨”,但到现在仍没有实行。有人发表评论说,一些所谓专家替外资想得很周到,怕一下子并轨(其实已经争论了多少年)外资受不了,还要搞几个阶段逐渐并轨。外资已经享受各种超国民待遇20多年了,以他们的实力、资金和先进技术及高超管理,他们又会有什么适应不了两税并轨(25%税率)的?我们底子薄、实力弱的企业难道反而受得了33%的税率了吗?

“血汗经济”撑起中国GDP

经济学家綦彦臣表示,追求高GDP带来两方面的危害:1、环境被破坏;2、劳动力成本会下压。也就是说,经济增长老百姓反而不幸福。

评论说,这样的外资引进来,对于中国又有什么意义?中国付出了宝贵的土地资源,环境被污染,中国人却拿着极低的工资,从外国人那里却连税收也拿不到多少,这样的外资引进来又有什么价值?

2005年中国出口177亿件服装,平均每件服装的价格仅为3.51美元,平均每双鞋的价格不到2.5美元;在美国市场上流行的芭比娃娃的价格是10美元,中国苏州的加工企业所得仅0.35美元;罗技公司每年向美国运送2,000万个“中国制造”的鼠标,这些鼠标在美国的售价大约为40美元,中国企业从每个鼠标中仅能得到3美元,而且工人工资、电力、交通和其他经常开支全都包括在这3美元里。

綦彦臣说:造成这种薄利多销的现象,它涉及到中国的劳改体制,很多产品是由监狱的服刑人员生产,相当于无偿劳动。“这是中国经济中的一个血汗经济,除去剥夺民工以外,中国任何一个产品都和监狱有关系。”

相关新闻
何清涟:中国  笼罩在落日余晖中的“世界工厂”
【新纪元】童文薰:抗议富士康?何不抗议中共?
魏蹈拭:邓小平才是名副其实的脑残
《纽时》社论:中国的血汗工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