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探秘(8):六个拦路贼

船桨
font print 人气: 52
【字号】    
   标签: tags:

孙悟空从五行山被放出来后,首次保护唐僧就是打死了六个拦路贼。这六个贼的名字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正是修炼界平常说的六贼,这是修炼刚刚起步时就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在以前许多的普通气功中也经常能够听到这些说法。

人会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都是越来越堕落的,这是宇宙“成、住、坏”的规律。人加强自身的正念,消灭来自这六贼的干扰,明心见性。唐僧在初期当然不如悟空明白,反而埋怨悟空杀生。人间的理就是这样颠倒是非。

所以观音菩萨送来金箍并赐紧箍咒,让师徒能够互相帮助,悟空能够明白真相,不被假象所迷,唐僧则坚定不移,能持之以恒。

有不少人同情孙悟空,觉得那么大本事却被一个什么能耐都没有的唐僧给制伏,实在是不公平。其实这是对孙悟空的大慈悲啊!因为只有修成正果,才是生命真正的归宿。没有神眷顾的生命,其实才是最可怜的,至于那些根本不信神的生命,则是极其可悲的。

有人开玩笑说,孙悟空有那么大的本领,直接到灵山拿来真经不就行了,何必找个肉眼凡胎的唐僧呢?其实这就是修炼。没有唐僧西天取经的这个过程,没有一路上的魔难和考验,就无法修成正果,也就取不到真经。孙悟空更不可能背上唐僧飞到西天,因为人的身体是三界内的物质构成的,无法进入三界以外,那是不同物质构成的空间。据说,炼功其实就是一个极其玄妙的物质转换的过程,现在的科学根本就望尘莫及。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关于《西游记》,据说也是一部某人修炼得道的过程的记载。只是为了凡人能够理解,所以才用许多文学手法加以修饰。
  • 打败混世魔王后,石猴就在花果山过着快乐的日子,不过石猴毕竟根基很深,发现刀枪不好用,所以到龙宫要来了定海神针。
  • 我们学的成语“视死如归”,其实就是来源于此,死没有什么可怕,就像回家一样。
  • 如果一定把西游当作一个项目的话,这个项目到此才刚刚启动。前面都是介绍一些项目背景、假设前提和限制条件。
  • 当一个人开始修炼的时候,会有很多“好心”人来劝你,因为那确实是非常艰苦的,眼前的名、利、舒适的生活都要放弃。
  • 这回里的人看到唐僧做法事很有效果,于是劝唐僧不用冒险向西了,向东回长安,作个法师安安稳稳已经很好了。
  • 唐三藏三个徒弟的法号也很有意思:悟空、悟能、悟净。这三个徒弟的名字,可能表示着不同修炼层次和状态。
  • 当时北宋与辽国的边境长达千里,除了这三关之地以外几乎是平原无险可守,所以必须以有限的兵力守住重要的据点,才能力保中原文明免于外族的侵犯,据今人统计在这些地方与杨六郎有关的地名多达数十个,杨延昭在这些地方也留下了无数流传千古的英雄故事。
  • 明朝正德初年,有一位王姓商人,是安徽人,已经年过三十还没有子嗣。他的姑父擅长相面术。有一天见到王某,其姑父面露忧愁之色,对他说:“你到十月应该有大难,不能够逃脱,怎么办呢?”
  • “药王”孙思邈淡泊名利,仙风道骨,不慕仕途。他的学识和道行高深,“精识高道,深达摄生”,深懂得古今的修行摄生之道,相传他活到141岁,外貌非常年轻,人们从他身上看到修道的神奇,尊敬他如洛下闳、安期先生之类的神仙。孙思邈有哪些神通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