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探秘(1):石猴

船桨
font print 人气: 85
【字号】    
   标签: tags:

关于《西游记》,据说也是一部某人修炼得道的过程的记载。只是为了凡人能够理解,所以才用许多文学手法加以修饰。如果大家对东方传统文化了解比较多,对佛、道的内含有一些基础认识,那么还是能够看懂一些的。

石猴

石猴的产生,就是宇宙生命最初形成的方式,即所谓的天地灵气孕育而成。从石头缝里蹦出来,应该只是一种描写手法。另一解释就是石猴的来历实在是非比寻常,连如来等都未必知晓。出现在低层空间中必然会导致能量的巨大释放,所以必然会引起世界的震动。佛教中说,如果真佛在人间开口说话,都会产生地震的。也许就是这么个意思吧。玉皇大帝当然明白厉害,所以给予了关注。

石猴天生两目可以直视天庭,其实人类初生时也是具有这种先天本能的,只是由于后天的观念使之封闭了,前些年社会上有很多关于小孩具有透视等特异功能的报导,气功界也都认为小孩的天目容易开。所以石猴以凡间之水洗过之后,两目就没有了金光,成为了凡间之物。据说,小孩初生时,身体和思想都是很纯净的,正式由于后天的所谓“学习”,学习所谓的知识,学习了社会上的世故人情,结果把人的先天本性给埋没了,这一点在所有的修炼中都是这样讲的,包括在一些初级的气功当中,也认为所谓的聪明人反而悟性很差。返本归真,就是要放下后天观念中形成的假我,返回先天的真实自我。

石猴天资禀异,所以很快成为猴王,并据有了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这是一个享清福的好地方。作为人类,如果有了这样的自在逍遥,谁还会想起学道的事?但是石猴根基不浅,仍没忘记学道,从菩提祖师学会了高强本领。这菩提祖师有人认为是一种象征,也许是神授,也许是石猴的先天造化。

石猴第一个打败的魔头,就是混世魔王。大家注意,这是石猴靠自己的本领打败的。一个人要有所成就,首先就要克服自身的惰性,消灭混世的想法,所以有人解释为,石猴本质上是追求上进的。那么作为修炼者,首先就要自我约束,保持清醒,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这是最起码的条件。

顺便补充一点,西游记开篇讲到的宇宙结构、四大部洲等,其实在其它的宗教中也有这样解释的,决不是空穴来风。据说,宇宙的结构其实不是我们现有科技下天文学家看到的那样。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引言: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一部有关修炼方面的“百科全书”。而阅读小说文本的过程,也就是心灵历险闯关的过程;也就是了悟道法、彻见本原的过程。既为三乘解法,遂当尽量以今日正法的大局观为其参照,再专以细致的研读,惟愿析出结晶之文章与佛果之觉品。但终因写作时间仓促之故,挂一漏万在所难免。望大家海涵与指正。
  • 黑河妖怪是一个小鼍龙,他是西海龙王敖顺的外甥,排行九子。曾被魏徵斩首并梦中求情未果的原泾河龙王算来应是他爹。正因为有这前因,敖顺本意是想让小鼍龙在黑水河养性修真,待日后名成,别有迁用。但其顽劣习性不改,抢占了黑水河神府,又擒得唐僧、八戒,想吃唐僧肉。后来孙悟空找到西海龙王,龙王派太子并降伏了这个表第。也算是大义灭亲,为民除害。从象征的意义来分析,黑水河与西洋大海都是生命之源的体现。但黑水河业已表明人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异化,所谓心变成了黑心。正因为如此,也才会有出现人的修炼与今天的正法这回事。黑河怪因本性迷失,也才会干出干扰正法修炼的事来。幸亏他的生命被同源本家西洋太子唤回,方解脱了此难。而唐僧、八戒也因此从新解脱,心纯性真,心地洁净,身轻如燕。在黑水河神的帮助下,如履平地渡过了黑水河,又闯过了一个难关。
  • 自从我会读书认字以来,对于书就很感兴趣。妈妈也常常带我去文化中心的图书馆看书,其中我特别偏爱童话故事中的西游记。
  • 明朝正德初年,有一位王姓商人,是安徽人,已经年过三十还没有子嗣。他的姑父擅长相面术。有一天见到王某,其姑父面露忧愁之色,对他说:“你到十月应该有大难,不能够逃脱,怎么办呢?”
  • “药王”孙思邈淡泊名利,仙风道骨,不慕仕途。他的学识和道行高深,“精识高道,深达摄生”,深懂得古今的修行摄生之道,相传他活到141岁,外貌非常年轻,人们从他身上看到修道的神奇,尊敬他如洛下闳、安期先生之类的神仙。孙思邈有哪些神通呢?
  • 岸上有一栋高楼,半夜里,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烧,楼中人张惶呼叫,乱成一片。林孝廉忽见一个少妇,只穿内衣短裤,从楼上坠入船中。林孝廉见少妇衣不蔽体,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长袍拿过去,给她盖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进船舱休息。自己则挑灯站在船舱外面,守护着她。
  • 雷州半岛南渡河畔小镇窑家墟的各色小人物,在国家各项运动对个人命运深刻影响下,展现坚强生存的意志。(fotolia)
    徐生原可考上状元第一名,但因他背女子过河时吟诵的诗句,流露出不正的想法,他中第一名状元的资格便被褫夺了……
  • 根据《玉壶野史》卷一记载,曹彬满周岁时,曹家举行了庆生宴会。曹彬父母把上百的玩具和器物全都摆在宴席上。众人也都好奇,小曹彬能抓到什么呢?
  • 故事中的渔民救人不图名、不图利、不图报,既帮淹死鬼修成了正果,自己因救了三个人积了很大阴德。自从淹死鬼做了土地神,渔民就再也不打鱼了。而渔民也得到了福报,在神佛的护佑下,不管灾年丰年,他家的庄稼年年丰收,家中事事顺利,家境也慢慢富裕起来,他活到八十多岁无疾而终。
  • 《寿康宝鉴》里记载的一个因果故事,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故事中蓝润玉的行为,在现代人眼里,不仅不算啥错误,很可能还会被人以“痴情”“追求爱情”等来看待,会看成一段有“浪漫情愫”的“暗恋”及“美好回忆”。可是,他的行为却遭到了天谴恶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