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探秘(6):唐僧遇镇山太保

船桨
font print 人气: 16
【字号】    
   标签: tags:

唐僧接着又遇到了镇山太保。

人修炼从一开始就是危机四伏,真的是不容易啊。

唐僧在一人家用饭,坚决不吃荤。现在吃素已经是佛教的常规了。不过这里也可以看出,仅仅吃素是达不到目地的,否则唐僧也用不着去西天了。在原始佛教中,荤所指的是“葱、韭、蒜、芥”,不是肉。这一点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搞不清楚后来怎么变成是指肉了。

唐僧为这家人做了超度法事,这个超度的问题在前面已经提过了,有些事情虽然不能被人认识和接受,包括托梦,但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有的人就确实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一些版本中,在这回里的人看到唐僧做法事很有效果,于是劝唐僧不用冒险向西了,向东回长安,作个法师安安稳稳已经很好了。这再次是对唐僧的考验,一边是困难重重,另一边则是舒舒服服,就看你选择什么。作为修炼者,选择非常重要,要看是否坚定。

唐僧根基很好,这点诱惑根本不起作用,于是继续向西。不过很快就到了大唐的边界,再向前就将走入新的阶段。人就帮不上忙了。这在修炼界可以看作是走出了普通人的层次,开始进入真正的修炼了。

大家经常说唐僧师徒四人,其实这是错的。大家都忘了白龙马,这是菩萨安排的白龙变的。什么是众生平等啊,不只是说人,众生指所有的生命,用轮回的观点看,今生是人,下一世也许是动物,也许是植物,也许就托生个石头。众生在宇宙法理面前都是平等的,人间的名利地位到时候是不起任何作用的。据说到了法眼通的层次,用特异功能看所有东西都是有生命的,石头、树都是活的。

关于这师徒几人,有的认为这其实不是像普通人想像的是独立的几个人,而是一个人的几个元神。前面提到,人真正的自己是人的主元神,肉身只是一件衣服。据说,人除了有主元神,还有副元神,一个人可能有不只一个副元神,副元神和主元神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个体,副元神常常比主元神明白、有本事,但都要听主元神的。普通人是无法想像的,但是对于修炼人来说,有时是可以感受到的。人有时莫名其妙的做的一些非常好的事情,就可能是副元神帮着做的。

在《西游记》中也有把孙猴子和白龙马比喻成为“心猿意马”,不知两者的因果关系到底如何。但有一点是对的,就是修炼人必须关注自己的“心、意”,他们是很难控制的,就像“猿、马”一样不好管束。说到底,修炼最关键的就是首先要管好自己的思想,要有正信,要去除那些不好的思想,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关于《西游记》,据说也是一部某人修炼得道的过程的记载。只是为了凡人能够理解,所以才用许多文学手法加以修饰。
  • 打败混世魔王后,石猴就在花果山过着快乐的日子,不过石猴毕竟根基很深,发现刀枪不好用,所以到龙宫要来了定海神针。
  • 我们学的成语“视死如归”,其实就是来源于此,死没有什么可怕,就像回家一样。
  • 如果一定把西游当作一个项目的话,这个项目到此才刚刚启动。前面都是介绍一些项目背景、假设前提和限制条件。
  • 当一个人开始修炼的时候,会有很多“好心”人来劝你,因为那确实是非常艰苦的,眼前的名、利、舒适的生活都要放弃。
  • “药王”孙思邈淡泊名利,仙风道骨,不慕仕途。他的学识和道行高深,“精识高道,深达摄生”,深懂得古今的修行摄生之道,相传他活到141岁,外貌非常年轻,人们从他身上看到修道的神奇,尊敬他如洛下闳、安期先生之类的神仙。孙思邈有哪些神通呢?
  • 岸上有一栋高楼,半夜里,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烧,楼中人张惶呼叫,乱成一片。林孝廉忽见一个少妇,只穿内衣短裤,从楼上坠入船中。林孝廉见少妇衣不蔽体,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长袍拿过去,给她盖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进船舱休息。自己则挑灯站在船舱外面,守护着她。
  • 雷州半岛南渡河畔小镇窑家墟的各色小人物,在国家各项运动对个人命运深刻影响下,展现坚强生存的意志。(fotolia)
    徐生原可考上状元第一名,但因他背女子过河时吟诵的诗句,流露出不正的想法,他中第一名状元的资格便被褫夺了……
  • 根据《玉壶野史》卷一记载,曹彬满周岁时,曹家举行了庆生宴会。曹彬父母把上百的玩具和器物全都摆在宴席上。众人也都好奇,小曹彬能抓到什么呢?
  • 故事中的渔民救人不图名、不图利、不图报,既帮淹死鬼修成了正果,自己因救了三个人积了很大阴德。自从淹死鬼做了土地神,渔民就再也不打鱼了。而渔民也得到了福报,在神佛的护佑下,不管灾年丰年,他家的庄稼年年丰收,家中事事顺利,家境也慢慢富裕起来,他活到八十多岁无疾而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