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中国经济的恶质成长赌博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4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吴英编译)有“末日博士”封号的经济学全球知名专家、美国纽约大学斯特恩学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经济学教授鲁里埃尔‧鲁比尼(Nouriel Roubini)4月14日在Project-Syndicate发表专文“中国的恶质成长赌博(China’s Bad Growth Bet)”,他表示在前阵子中共推出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正巧二次前往中国,并因此使其更深信中国的短、中期经济存在着不稳定的冲突因素。

鲁比尼在文中对目前已经过热的中国经济提出警示,再过一段时间,中国境内的过度投资将在中国及全球造成通货紧缩,到了2013年,中国境内不断增加的固定资产投资将无以为继,届时中国经济发展有可能严重受阻。

因此,鲁教授认为中共当权者应关注的是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后半期,中国经济有可能遭遇硬着陆的问题。

根据鲁教授的观察,这次的五年计划了无新意,虽然仍照样强调要提高国内消费在GDP的比重,但究其内容,未来的GDP成长仍然继续仰赖投资,如兴建公共住房,而不是改变策略,采取货币升值、财政转移支付到家庭、国有企业民营化、户口制度的松绑及放宽金融管制等措施。

中国经济过去数十年几乎全部仰赖出口导向的工业化及弱势货币政策,当2008年到2009年净出口金额占GDP的比重从11%下滑到5%时,中共采取的因应措施是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从42%提高到47%,到了2010-2011年甚且提高到近50%。

鲁比尼认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在过度投资的同时,可幸运的避免严重产能过剩及大量不良贷款的问题。目前中国境内到处可见华丽但旅客稀少的机场及高速列车、利用率不高的高速公路、成千上万的政府大楼、以及为了避免造成全球物价下滑而被迫关闭的全新冶炼厂。此外,汽车、钢铁、水泥及其它工业部门的产能过剩问题不断恶化。

作者指出,投资增加会刺激通货膨胀,但过剩的产能将无可避免的带来严重的通货紧缩压力,房地产及制造业将首当其冲。

鲁比尼认为中共如果要避免中国经济在2013年可能发生的硬着陆,就必须降低储蓄率、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削减净出口占GDP的比重,以及刺激国内消费占GDP的比重。

针对中国人乐于储蓄不愿消费的问题,作者指出这是结构性的问题,恐怕要长达20年的改革才能有所改变。作者认为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中共所采取的经济措施几乎都是将收入导向强势的企业,例如维持弱势的人民币,使得进口商品价格高,降低家庭购买力,但却保护出口企业的出口利益。

此外,维持低存款利率及低贷款利率,造成人民的巨额储蓄得不到实质利益,而企业几乎不用负担贷款成本,此不但造成过度投资,而且意味着家庭的收入转移到企业。

要解决这个根本的问题,作者认为中共必须让人民币升值、放宽利率管制、大幅增加工资、使国有企业民营化或提高国有企业应缴的税赋等,以使企业利益转为家庭收入。

不过,麻烦的是,作者指出如此一来将使得为数不少的国有企业、出口企业及地方政府破产,恐会引起政治风暴,因此,中共当权者最妥当的作法是“维持现状”,继续增加投资,将未来可能发生的经济成长严重受阻的问题,留给下一任领导人。

相关新闻
外电:中国经济与水资源危机的新观点
【新纪元】中国大陆经济难关难过
外电:中国经济果实2/3来自私有企业
外电:中国经济恐很快踩刹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