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宗商品价暴跌 投资者夺路而逃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5月06日讯】中国金属及农产品价格周五(6日)全线回落,追随美国大宗商品及股市前夜的大跌走势。美元走强、国内供应过剩以及宏观经济方面的担忧综合在一起拖累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并引发股市抛售。专家认为,这是大规模的套现了结,对冲基金受了惊吓,投资者受传染,纷纷夺门而逃。

中国大宗商品价格全线回落

《华尔街日报》报导,上海期货交易所金属价格下跌。上海期交所交投最活跃的七月铜期货合约跌1.5%至每吨人民币65,500元,创5个月新低。供应过剩及需求低迷则拖累锌和铅价格走低。锌价下跌1.9%,铅价跌3.5%。

大连商品交易所交投最活跃的一月大豆期货开盘跌1.1%至每吨人民币4,380元,领跌食用油及豆粕品种,这类商品期货均下跌1%左右。

郑州商品交易所基准九月糖期货合约跌1%至每吨人民币6,486元,而九月棉花期货开盘跌0.6%至每吨人民币24,765元。受库存充裕影响,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自2月中旬触及高点以来已累计下跌40%。

大宗商品价格暴跌 引发股市抛售

前一天,周四大宗商品价格暴跌,领跌的油价创下两年多以来最大跌幅,引发股市抛售。

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下跌139.41点,收于12584.17点,跌幅1.1%,创近两个月来连续两天最大跌幅。在此之前,美国股市大体上没有受到原材料价格连续一周低迷走势的冲击。

担心过热市场的情绪似乎引发了美国股市的抛售,此前股市整整一周都呈现上涨态势。如果原材料价格继续下滑,将缓解艰难应对生产成本上涨的公司的压力,因每加仑4美元的汽油零售价及不断上涨的食品价格而深受影响的消费者的压力也会有所缓解。

周五开盘后不久,亚洲股市便继续下跌之势。日经指数(Nikkei)平均下跌1.7%,澳大利亚S&P/ASX 200指数跌0.3%,韩国综合指数(Kospi Composite)跌1.3%,新西兰NZX-50指数跌0.1%。

油价领跌 创两年多来最大跌幅

周四,油价大跌8.6%,至每桶99.80美元,创3月中旬以来的最低收盘价。被视为全球经济晴雨表而受到密切关注的另一项大宗商品铜,连续第二天下跌3%,棉花和糖也出现下跌,继续近来的下滑态势。

纽约市场上的油价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下跌了8%以上,降到低于每桶100美元的关键水平,这是两年来最大的跌幅,也是七星期以来的最低价格。

报导说,投资者即将迎来周五发布的美国月度就业报告,该报告可能引发市场进一步陷入恐慌。

芝加哥期货经纪服务公司Lind-Waldock资深市场策略师Frank Cholly说:“这是大规模的套现了结,我认为不过是对冲基金受了惊吓,投资者纷纷夺门而逃,好像是传染一样。”

责任编辑:程静

相关新闻
警讯!CNNMoney调查:多数经济学家调降美国Q1 GDP
IMF下修美国、日本经济成长展望
中国外贸进出口增3成创新高 专家:被增长
12日美国油价大跌3.3%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