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海莲心:如此的“教育”

碧宇
【字号】    
   标签: tags:

昨日,我出门办事,在公汽上遇到一位老奶奶,因为我穿了一身学生装,于是被老奶奶“误认”是学生,她跟我聊起目前教育的现状。老人说:“其实现在工薪阶层的人,上大学根本上不起,还不如找一个好的工作上班了。”我接过话头说:“其实现在学校和老师都是为了钱,教学只是为了考试,而根本不看重的是品德教育。我初中毕业的时候,一位同学的中考分数远远超过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可是只因为没有答应校长的五百块钱的勒索,而被抹去一百分。当然当年这位就‘落榜’了。”

“唉,他也真够倒楣的呀,那个校长也真够缺德的呀……”

这让我联想到很多。

在古代,老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学问,而且更重要的是品德。就拿教育家孔子来说,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既是孔子的高尚师德,也是孔子提出的一条教育原则。孔子爱教育、爱学生,诲人不倦,他能平等对待学生,做到教学相长,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

据媒体报导,而今,在中共金钱至上的教育中,很多学生的毕业理想甚至是被包养!虽然这不能代表学生的思想主流,但是金钱和享乐,早已深入学生的身心,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这样的学生,这样的“未来”是不是值得我们忧心的呢?

学校如此,老师如此,学生如此。一个国家如果不注重品德的教育,那可以说是没有未来的。试想一个满脑子都是金钱和享乐的人会给别人带来什么,给整个社会带来什么?其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把心放平,沉着应对,淡定一切,不去多想外界的事物好坏,哪个人怎样对待自己,而是去想,自己要为别人做什么。
  • (shown)“无常”是人生的“永恒”的状态。
  • (shown)神也好,大自然也好,如此的无私和坦荡他们是为了什么?让我们自私下去,贪婪下去吗?不是,绝对不是。
  • (shown)要把自己与画的对象毫无挂碍的沟通,而不是站在局外,高高高高在上的画它们。
  • 人问:“你怎么把你媳妇‘调教’的这样贤慧?”他大笑:“女人的贤慧不是打出来的,是敬出来的。
  • (shown)最美的意境不是一种事物最完美或者最完善的时候,而是趋向最完美的时候,那是一种既美又有一种更美好的憧憬和向往。
  • (shown)真正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是在于为了对方付出了什么。只有懂得付出的人,懂得仁爱的人才会拥有永恒的快乐。
  • (shown)如果觉得自己在某个方面作出一些成绩就恃才傲物,那么谁还愿意帮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 (shown)学会忘记,忘记那些忧郁与伤痕,多想别人的好,这样我们的心才是健康的。
  • (shown)衡量一个人幸福的因素不全是物质方面,更是心灵和精神方面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