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励馨:监护误判 助长抢子歪风

人气: 3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2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旭昇新北市22日电)励馨基金会今天表示,子女监护权诉讼中,法官无法判定真正“孩子最佳利益”,会造成监护权误判,甚至助长诉讼前父母抢孩子的歪风。

律师认为,政府补助社工员经费不足,访视频率太少,对争取监护权的父母双方,仅能各访视1次,有时,为了争取监护权,都是“演给社工看”,四平八稳的社工评估报告,很难让法官做出合宜的判决。

励馨基金会今天邀受暴妇女、律师等人,陈述争取监护权的诉讼中,面临法庭的不公现象,并期待社工员要改良监护访视品质,访视要点应该包含目睹遭受暴力儿童的心理压力与创伤。

基金会还批评法官与法院,应该重新检讨裁判时,法官依据“继续性原则”判决孩子监护权的最终归属,且大多数都是判决给父亲,实际上,这些都不见得是对子女的最佳利益。

励馨执行长纪惠容也批评,法官缺乏判决的智慧,甚至多数“在家从未亲身照顾小孩”,缺乏照顾孩子的经验、同理心,才会将监护权判决给强势者,全台湾总计61%的子女监护权归属父亲。

律师纪冠伶认为,许多家暴家庭子女产生的心理创伤,导致日后成为不良青少年,若家事法庭好好的判决,日后,少年法庭的案件就会减少。

“监护”的调查评估是在提供法官取得适合有关子女成长环境的全貌,以便法院做出符合儿童最佳利益的决定;纪冠伶认为,因社工人力不足,无法持续性确实访查,加上访视频率不够,社工敏感度的差异,有些访视调查评估报告“四平八稳”,让子女监护权诉讼中,真正关心与适合孩子的一方,往往败诉。

曾受家暴的妇女AMY今天哭诉,2年前离婚,前夫却强行带走小孩,没想到事后法官以孩子已适应夫家生活的“继续性原则”,认为不宜变动是对“孩子最佳利益”,把监护权判给父亲。

律师痛批,根本是变相鼓励抢孩子,谁先抢先赢,“抢孩子的状况,是法官造成的”。也有个案的母亲,为了抢孩子,跑到幼稚园围堵,可是,抢到孩子后却不珍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