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古朴典雅回味无穷 廖淑芬的烙画故事

廖淑芬被烙画古朴典雅的美所吸引。(廖淑芬提供)
人气: 17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4年04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廖俪芬台湾云林报导)每当忙得筋疲力尽的时候,我还是会坐下来烙画,它是我的精神食粮,在医院工作压力大,烙画(pyrography)让我纾压跟放松。——烙画艺术家廖淑芬

中华民国烙画艺术协会理事长廖淑芬,云林二崙人,现职是护理师。在廖淑芬的生命中,护理和艺术密不可分,她将自己的薪水投入热爱的艺术中,为她带来心灵满足和充电能量。

2019年台湾第一次举办烙画比赛时,担任评审委员。(廖淑芬提供)

初次看到烙画 好喜欢、好特别

廖淑芬表示,从小就喜欢画画,国小是绘画壁报组的成员,国中虽然是升学班,课本空白的地方,都是她涂鸦的小天地,她没有读美术班,但很喜欢画画,自己还有一本厚厚、很精美的画册。

“我一直都很喜欢美的事物”,廖淑芬回忆2008年到艺术家林滋瑛工作室学习烙画,看到工作室里满满的作品,虽是黑白的但是很耐看。那是她第一次看到烙画,“我好喜欢、觉得好特别,那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呢?引起我的好奇。”

烙画家廖淑芬,同时也是一名护理师。(廖淑芬提供)

烙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古世纪的修道士精通烙画技艺,14、15世纪柜子、墙壁、壁炉,都可看到烙画痕迹与字样,18世纪中叶烙画流传至欧洲各地,渐渐变成被认知的艺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也在美国蔚为风潮,但在台湾可参考的文献极少。

和云林平原社区大学的学生合影。(廖淑芬提供)

烙画是透过有温度的烙铁在物体上画出烙痕,运用勾、勒、点、染、擦、白描,展现立体感和丰富层次,类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兼具传统中国风格和西洋写实效果,给人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廖淑芬利用下班时间,在云林平原社区大学开课。(廖淑芬提供)

韵味如水墨画 多变似西洋画

烙画材料多样,可在扇骨、木制家具、纸绢等进行创作,也采用了宣纸、丝绢等新材质。廖淑芬提到,烙画宜中宜西,可以如水墨画呈现韵味,也能像西洋画的多样变化,透过不同程度的烧焦,营造丰富的层次与色泽。

日本烙画协会理事长颁发奖状及合影。(廖淑芬提供)

“初学者构图越简单越好,先用铅笔打草稿。可用的题材很多,像皮革、木头、葫芦、竹子、布等都可以,融入你的生活中,很简单把想画的图案画出来。不擅长画的话,也可以用转印的方式,只要跟着你的图案走,然后用温度把它烙上去,很快就能完成独一无二的作品了。”

烙画宜中宜西,可以如水墨画呈现韵味,也能像西洋画的多样变化。(廖淑芬提供)

廖淑芬指出,烙画专用的电烙笔,跟工业用的不一样,有各种不同的笔头,做不同笔法的呈现。利用它不同程度的烧焦跟深浅,呈现立体感跟渐层。先简单入门,再慢慢精细。

廖淑芬捐画做公益。(廖淑芬提供)

一生最珍贵的作品

廖淑芬被烙画古朴典雅的美所吸引,她不断探索和学习,将烙画融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从要求作品完美,到现在已转换心境,找到作品不同亮点。

廖淑芬提到,她每个阶段的作品都不同,早期会自我要求,想要作品更细腻、想要炫技,现在她会做不同尝试,可以中式,也可以洋化。以前追求完美,不好就重来,用砂纸磨掉或刮掉,现在她不会这样做,“我觉得画没有对错,有时候心境一转变,再稍稍改一下,反而觉得那一部分画变成亮点。”

廖淑芬在护理师的高压生活中,坚持创作,甚至不惜放弃休息。她分享了作品《圣诞老公公》创作过程:她第一次准备参加日本烙画协会比赛时,父亲突然昏倒送急诊室,后来转移到加护病房,她带着参赛作品草稿到父亲病床前,因担忧父亲病况迟迟无法下笔,直到父亲离世,守丧期间她才边掉泪边烙画,赶在截止最后一刻完成作品。

烙画家廖淑芬一生最珍贵作品《圣诞老公公》。(廖淑芬提供)

廖淑芬回忆,守丧期间作品跟着她搬来搬去。有一天下车时,不小心失手把成品掉落在石地上,她捡起来发现作品毫发无伤,但一颗小石头嵌入圣诞老公公的鼻子,无法移除。让她回想起父亲在病榻上,若醒着时就挖鼻孔,她调侃父亲逗趣的画面,“这是爸爸留给我的纪念品。他知道我爱烙画,就融入在我的作品里,这是我此生最珍贵的作品。”

每个人画风独一无二

廖淑芬提到,每个人的画风都是独一无二的,让学员画出一样的作品固然壮观,但也会抹杀创造力。她现在教学上只给学员三件作品练习,往后让学员自行创作。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员轻松学会烙画基本笔法,还保有创作能力。

她也坦言,自己过去是将老师教给她的方法直接复制,但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她不断检视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心态,并做出改变。

廖淑芬多年来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将烙画作品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她表示,当她知道她的作品还能为别人付出时,她好开心。后来就累积作品,举办公益义卖活动,既能纾压又能帮助人,让她的烙画生活更充实有意义。◇

责任编辑:陈玟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