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人点“铜”成“银”

紫悦
font print 人气: 18
【字号】    
   标签: tags:

四川人卢川,弘治初年,领受基层乡试的推荐而入学读书,最后太学毕业,资质美好而家境清贫,和我家乡叫程遵的贡士,相互往来十分友善。

有个道士不知哪儿人,自己说他姓达,道号崆峒山人,与川同住一个旅邸,交情尤其熟稔密切。那道人身材颀长,状貌秀伟,但穷途落魄,可却善饮,每日在市集上唱歌娱人,到了傍晚,带着满袖子的赏钱回来,尽数给与川。川依赖着他的给予度日,这样过了一年多。

有一天,道士来辞别,说想回山精进去了,卢川就来告诉程遵,两人共同治酒设馔送别他。当时川遍体患有脓疮,经久不愈,就求道士帮忙给治,他答:“这容易。”取出少许药粉,和着酒让川服下,再把炕烧得极热,令川躺卧其上,然后又盖上好几重被子,并取出自己身上所佩带的小胡芦,压镇在被角上。川被这些东西所压,动弹不得,再加上炕火旺盛,于是浑身大汗淋漓,被子全都被沾湿了。道士徐徐揭开被子,叫他起身,定睛一看,那些脓疮、痂疤尽数脱去,而皮肤变得晶莹如玉呢。

道士告诉川说:“突然间分别,旅途中真会感到太寂寞,而且我又担忧你只会读书而贫困无以为计。我有丹,能点“铜”成为“白银”,如今分与你点儿,他日姑且试试看,如果成功,或许能充当数月分的生活费用呢。”于是把瓢中的药,倾倒出大约一茶匙分量,传授给川,然后三人继续盘桓,直至酒尽,道士方才作别而去。

没多久,卢川就面临乏资缺钱的窘境,程遵得知,就请他拿出丹来试一试。然后他又找来重四两的铜杓,燃起旺火使之熔化,再把丹投入其中,过会儿,只见五色火焰迅速升起,铿然有声,那熔化的铜液,已变成雪白色、亮闪闪的银子啰,而重量并无耗损,仍是四两重,于是两人双眼相顾、惊叹不已。程遵乞求了少许白银回去,至今依然珍藏着哪。

明代出现不少的“点金术”、“炼丹”……等等的传说,看来确有其事!这则明朝的记录可兹证明,虽不是点石成金,可也是点“铜”成“银”哪,照样是钱财,照样好使耶!看来这崆峒山人不仅修炼有术,而且用这种方式照顾卢川,也许上辈子欠过他什么东西,这一生在偿债呢,是吧?(事据明陆粲《庚巳编》)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李某经此事悟到:那位乞丐就是朱真人变化显现出来的,而那位道士也是位高人。他非常悔恨自己有眼无珠不识仙人。
  • 人离道越远、离“真、善、忍”越远,人心就越恶、社会就越滥,天地间存在的“成、住、坏、灭”规律也就越到了最后一环。“千年轮回有缘由”。但愿更多的今人能看清神仙、圣贤们早就看到的,珍惜这个特殊时代中回荡着的、关于人生终极问题的特殊呼唤。
  • 据说历史上对朱桃椎的敬仰曾一度达到四川全境“家有其像,邑有其祠”的地步。
  • 当乞丐走到大门侧面时,就仿如走入了大门的门板一样神奇的消失了。…过了三天,有一位道士来到李某家,对李某说:我看到你家有一种异于其他人家的光采,是不是有神仙曾在你家驻足?
  • 许画师见此情形大惊,知道自己遇见了神仙,上前恭敬行礼并诚恳的道歉说:肉眼凡胎,不知神仙降临,实在惭愧之极,刚才冒犯之处还祈求道长见谅。…许画师最开始以貌取人,没能认出神仙,再因擅自抬高价格而被神仙警告:福分有限,多取钱财会折寿。…
  • 只见一千多鱼、龟、鸟、猪、羊、牛、马等动物从门中冲了出来,接着乘此黄光,全都旋化为人,飞空而去。
  • 道士对他说:“你只管抬头看着日头,十天一定能看到里面有东西,然后再来这里会面。”
  • 望着耀眼的神丹,张道陵心中思忖:我若想升仙而去,此刻即可。但是修仙的人.还应该关心百姓的疾苦,为社会兴利除害。于是,他决定继续待在四川,以便教化民众。
  • 灵丘巍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养了一头牛。这头牛非常温顺,干活却特别卖力。…这一天,这家人家的儿子又牵着牛到地里干活,可无论怎样,今天这头牛卧在那就是不动弹。一筹莫展时牛突然说话了:“你别费事了,我已经不欠你家的了。”…
  • 自隋大业元年至贞元末,已经过去二百年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