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不识仙 留影方知真人来

作者:佚名
font print 人气: 678
【字号】    
   标签: tags:

宋朝时,成都有位居民李某。一天有位浑身脏兮兮的乞丐来到他的门前,李某看到这个乞丐肮脏不堪,顿生厌恶之心,想给钱把他打发走,可乞丐却不要钱。李某为了赶走乞丐,便破口大骂。

这时,乞丐不仅不走,反而走进李某的屋里。当乞丐走到大门侧面时,就仿如走入了大门的门板里一样,神奇地消失了。李某大为吃惊,知道这位身份不明的乞丐是位异人。

过了三天,有一位道士来到李某家,对李某说:“我看到您府上有一种异于其他人家的光采,是不是有神仙曾在您家中驻足?”李某回答道:“没有啊。”

这时,道士却朝着李家大门的门板拱手说道:“有灵泉朱真人的形象留在门上。”“灵泉朱真人”名叫朱桃椎,是古代四川人民曾广泛供奉的仙人。

李某这才认真审视自己家的大门,发现上面的线条果真隐隐形成了真人之形象,面目、衣冠皆依稀可辨。

道士惋惜地说道:“真人来而君不识,真是可惜啊。但我擅长绘画,我能在这些线条的基础上加以彩绘,方便众人瞻仰真人之仙容,也算为您出了一份力啊。”

道士当即从随身携带的包裹中取出颜料,就着线条随手点缀,顷刻间,一幅清晰的朱真人像便呈现了出来:美髯长眉,容采光润,真的就和传说中的神仙一样。

李某看到此景,惊讶地高呼了起来,连忙叫他的妻子、儿女都出来,全家人对着真人像恭敬跪拜叩首百次。

而道士画完了朱真人像后便离去了,再也不见踪迹。

李某经此事悟到:那位乞丐就是朱真人变化显现出来的,而那位道士也是位高人。他十分懊悔自己有眼无珠不识仙人。后来,李某将这块门板施舍给道观,以便世人敬拜。

故事中,李某不能用善心对待乞丐,结果遇仙而不识仙,反之如果他能以善心对待乞丐,问他有何需求,认真倾听,也许还会获得成仙的机缘呢!

资料来源:《夷坚志》

--转载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王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一金子城,城内零碎的金子一堆一堆的,数不胜数。
  • 张巨君说:“你是一个行为丑恶而无善念的人,你的病怎么可能会好呢?”
  • 宋代以前,古书中常有名人逸士修道得道的记载。
  • 这时大家才知道,虽然何宗元只修了五年,但却已经是一位修道有成者了。
  • 僧人朋友回答说:“我欲富贵兼得。”王敕则回答道:“你只能当一个藩王啊!”
  • 书生买了两头牛,因为其家距崂山有一百多里,无人为他把牛送回家,因此颇为烦恼...
  • 明朝太祖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即位年号建文,人称建文帝。他登基不久就开始大肆削藩,与几大藩王矛盾日益突出。后来燕王,也就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迫于无奈,不得不起兵反抗,史称靖难。 
  • 明朝正德初年,有一位王姓商人,是安徽人,已经年过三十还没有子嗣。他的姑父擅长相面术。有一天见到王某,其姑父面露忧愁之色,对他说:“你到十月应该有大难,不能够逃脱,怎么办呢?”
  • “药王”孙思邈淡泊名利,仙风道骨,不慕仕途。他的学识和道行高深,“精识高道,深达摄生”,深懂得古今的修行摄生之道,相传他活到141岁,外貌非常年轻,人们从他身上看到修道的神奇,尊敬他如洛下闳、安期先生之类的神仙。孙思邈有哪些神通呢?
  • 岸上有一栋高楼,半夜里,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烧,楼中人张惶呼叫,乱成一片。林孝廉忽见一个少妇,只穿内衣短裤,从楼上坠入船中。林孝廉见少妇衣不蔽体,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长袍拿过去,给她盖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进船舱休息。自己则挑灯站在船舱外面,守护着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