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远离污染源

文素
font print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现今社会是个大染缸,该如何让一个单纯善良的孩子,不被浑浊的社会所污染?我感觉关键是让孩子远离“污染源”。所谓远离“污染源”,不是要逃避社会,而是远离容易给孩子造成“污染”的人、事或环境,也就是孩子的交友、处事和生活圈。

交友谨慎

在孩子的交友方面,父母要注意观察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孩子还小,没有是非分辨能力时,若交到不好的朋友,也许会产生不良恶习。反之,与谦谦君子交往,也许能收敛或改变自己,因为有榜样可以效仿。所以,从小我就特别注意,尽量让孩子和爱学习、懂礼貌的同学交朋友,让孩子学习、效法同侪的优点。

正确处事

年龄较小的孩子,有时会被周遭不良事物影响,而做出一些不合乎道德规范的事。我觉得遇到这种情况,不能因孩子年纪小而姑息,一定要让他认识到事情的严重后果,并坚决杜绝。记得孩子8岁那年,因为羡慕同学成天买零食和玩具,便偷拿家中的10元去买东西。当我发现后追问,她从不承认到谎称只拿1元、5元,这令我十分生气。我认为女儿撒谎加上偷拿钱财的态度不可姑息,于是处罚了女儿。

不过自那次之后,我也开始注意给孩子一些零花钱,或经常问孩子需要不需要钱,只要不过分,就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孩子此后再也不敢撒谎,也不再乱花钱,更不会私自拿别人的钱。

环境良善

记得孩子6岁刚上小学时,遇到一个很霸道的小朋友。对于那位孩子随意欺负人的坏习惯,家长非但不加以制止,学校老师甚至放任她的作为。这种现象,使校园风气越来越坏,而我也开始担心自己的孩子受到欺负。最后,我决定让孩子转学,在新学校中,孩子在稳定、健康的环境学习,成绩逐渐进步,心情也渐渐开朗。对照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良好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

如今社会,有多少父母为了让孩子有个优质的学习环境,煞费苦心。该如何提升整体社会的素质,让孩子远离“污染源”,使他们健健康康的成长,值得社会大众深思。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国佛州一位母亲说,作为家长,她的职责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队长”,并拒绝成为他们的朋友或“直升机父母”,否则你将培养不出有韧性的孩子。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 绒毛玩具
    六岁之前还是处于自我为中心的时期,没有所谓的“他我概念”,如果这时强迫孩子分享,其实是抢劫的行为,要让孩子懂得“分享”,应该先满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后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渐成形。
  • 很多妈妈问我,现在孩子精得很,挑战叛逆的语言一堆,连很小的孩子都会挑战权威,好难教!情绪就像一颗球,孩子丢出来,当爸妈的应该要适时转化这些脾气,千万不要用情绪硬碰硬,不然过一阵子你就会在孩子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 当孩子表现得不如我们所预期,我们感到生气,而对着孩子指责、批评、责骂或威胁……但我们如此反应,除了宣泄自己的情绪外,对孩子的帮助到底有多大?
  • 良好的亲子沟通,可培养小孩愿意诉说的习惯。(Shutterstock)
    不少父母师长总是摸不透:为何孩子老爱对立反抗?也常为这种行为的教育问题而犯愁。针对这类恼人的问题,临床心理师厘清常见的教育迷思与误区,并提供三招教养秘诀,指引如何有效经营良好互动,化解剑拔弩张的危机。
  • 谁都不想霸凌事件发生在孩子身上,但少年人遭遇霸凌的实际情况却十分惊人。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统计,仅2019年,就有超过20%的12至18岁美国学生报告称在该学年遭受过校园欺凌,包括谣言中伤、取笑、辱骂或侮辱、推搡、绊倒、吐口水或威胁等。
  • 成功教育真的有规律可循吗?虎妈教育法,是成功宝典,还是个骗局?
  • 游泳池
    在这个“不晓得未来会发生什么事”的年代,每个人都需要有“能处理未知事物的理科力”!能不能直接用手感应温度?人类对温度的感觉相当模糊,十分容易出错,因为人会“适应”,所以如果需要精准。用仪器测量才是最好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