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评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世界第一

人气 14

【大纪元2011年09月23日讯】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大陆城乡收入差距比为3.23比1。9月22日,德国媒体称,实际差距远比社科院公布的数字要严重;对比世界其他国家,中国成为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农村问题专家认为,城乡二元制结构为根本性原因。

近日,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布最新报告,其中中国大陆城市和农村收入的比例为3.23比1,对比国际劳工组织在2005年公布的数据,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目前中国城乡之比的数据远远高出了其他国家,成为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

据德国之声中文网报导,北京晏阳初平民教育发展中心总干事、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副秘书长邱建生认为,目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实际情况应该远远比社科院公布的数字还要严重,如果社科院的研究中将城乡的福利也列入总收入的范畴,这个比例将更加悬殊。

邱建生直指中国的城乡二元制体制为城乡收入差距巨大的根本原因,“城乡二元制的城乡结构,这是根本的原因,现在整个中国基本发展的现状就是‘穷人很穷、富人易富’,仅从教育相比较,现在的高校农村人的比例越来越低,比如人民大学的商学院及好的经济类高校,基本没有农村生源,都是县级城市以上的学生,这就是一个表现,农村的人就会越来越没有机会,这也是未来继续城乡更加不平衡的原因。”

中国独立学者、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研究员秋风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也认为目前的这个数据会比实际更低,他也认同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城乡二元体制:“中国城乡居民本质是不平等的,当然收入差距就会很大。城乡不平等不仅是收入,也体现在所有方面。”

改变城乡不平等需要改变根本性制度

邱建生认为农村对整个中国的发展非常重要,要破解现在城乡不平衡现状,应该从社会公平、公正的角度来制定更好的社会财富分配机制等:“中国社会的基础还是农村,从长远来看,中国再怎样城市化,甚至达到70%的城市化水平,农村人口还是占很大的比例。”

秋风认为改变城乡收入悬殊现状,需要改变现有的诸多制度,有些是根本性的制度,比如说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公用财政的基本规则、包括人大代表的选举等,几乎所有的方面都需要改变。

德国:实现农村与城市生活等值

目前,德国城市化水平高达90%,但形成了城乡统筹、分布合理、均衡发展的模式。上世纪50年代,德国各州政府开始助推德国赛德尔基金会倡导的“城乡等值化”理念:通过土地整理、村庄革新等方式,实际农村与城市生活虽不同,但是等值。1965年,巴伐利亚州制定了《城乡空间发展规划》,将“城乡等值化”确定为区域空间发展和国土规划的战略目标;要求城乡居民具有同等的生活、工作及交通条件,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水、空气、土壤等自然资源。

而早在1955年,德国政府就制定了《农业法》,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和出租,从而盘活土地资本。1967年德国制定了《合作社法》,1970年以来,德国的大多数农业合作社走上了相互联合之路,最后发展成为地区性、甚至是国际性的合作联盟。德国村镇在一系列的措施下变得很富裕,城乡差距自然就缩小了。

美国著名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曾指出:“城与乡承载着同等重要的价值并需要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土地整理、产业升级等方式,实现农村与城市生活的等值,才是缩小城乡分化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责任编辑:肖笙)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不平等 农村出现转学潮
中国城乡差距首破万元 30年来最悬殊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隐藏社会不安来源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破万冠全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