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口逾707万 持续老化

男少女多不婚族增 六成双非婴拟赴港读书就业 低薪捱贵租

人气 3
标签: ,

【大纪元2012年02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何淑慧综合报导)香港统计处2月21日公布2011年人口普查结果,发现男女比率为939:1,012,男女不婚族均增;人口持续老化;通胀跑过薪资升幅;6成双非婴计划将来到港读书、就业。

港府统计处处长欧阳方丽丽21日在记者会上表示,香港人口在过去10年持续老化,这是由于出生率和死亡率持续处于低水平所致。

人口普查也揭示出香港社会、经济及人口结构的隐忧。

人口持续老化 男女比例失衡

统计处十年一度的人口普查显示,至去年6月底,香港人口有707万人,较10年前增加了36万人;常住居民有686万人,流动居民有20多万人。

人口持续老化,年龄中位数,由10年前的36.7岁升至41.7岁。 男女比例比10年前下降,由960:1,000,下降到去年876:1,000。婚姻状况方面,适婚人士(20至49岁)未婚百分比增加,男性由2001年的39.3%增至46.8%;女性由34%升至38.9%。

6成双非婴拟赴港读书就业

调查显示,过去10年有约17万名双非婴儿。而一般“双非”父母在香港诞下的婴儿差不多都返回大陆,只有1%会将婴儿留给香港亲友照顾;但6成“双非”婴儿, 21岁前会返回香港读书或就业。也就是说预计有10万名双非婴儿计划赴港,将对未来香港人口结构带来影响。

现在是“双非”孕妇赴港争床位,不久“双非”婴儿也会到港争学位、争医疗福利,毕业后更会抢占港人房屋分配额及就业机会。

收入增1成 房租增逾4成

2001年每月个人收入中位数是1万元,至2011年个人月入已增加10%,至1.1万元(1,419美元);而家庭住户入息中位数,也由2001年18,710元上升9.6%,至2011年 20,500元(2,644美元)。

欧阳方丽丽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虽然收入中位数有所上升,但同期的通胀上升了12.5%,若扣除通胀因素,港人在过去10年的实质收入其实是轻微下降。

楼价高、租金贵,一直是港人面对的难题;人口普查更揭示市民一直以低薪捱贵租!私楼市场2011年租金中位数较2001年大升41.5%,由月租5,300元上升至7,500元。只有公营房屋租金水平在过去10年下降6.9%,以及房贷供款受利率与还款期长短影响,供款额下降近3成,但近年受关注的㓥房问题,却未有包括在这次普查之内,故社会无从理解租住㓥房的人口状况。欧阳方丽丽指,界定㓥房需要专业技术要求,故未能分辨住户是否居于㓥房。

有学者指,本地居民生产总值大增3成,但基层受惠不多,而且看不到前景,贫富悬殊愈趋恶化,造成民怨。政府须令产业多元化,才可带动工资上升。

此外,普查结果发现,虽然劳动人口参与率由2001年的61.4%,下降至2011年的59.7%,但劳动人口数目则由2001年的约343万增至2011年的约372万人。◇

相关新闻
政党促停发双非预约分娩书
研究报告:马州移民人口影响积极
统计:新西兰“新生婴儿潮”日渐平息
香港政府拟2016年取消区会委任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