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祖先使用火 早了30万年

font print 人气: 1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3日报导】(中央社台北3日电)人类演化的转捩点之一,比之前认为的还要早30万年发生。考古学家在非洲的奇迹洞(Wonderwerk Cave)发现,100万年前的骨骸与工具掺杂着灰烬的遗迹。

英国“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导,考古学家在奇迹洞内发现烧焦的植物与骨头,表示居住在这里的人类会烹煮,甚至可能会围着营火与别人交流。

这个大型洞穴位于喀拉哈里沙漠边缘附近,一直都是先前挖掘的地点,已出土大量人类居住的遗物。

多伦多大学与希伯来大学(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领导的研究团队,已找到人类祖先使用火的最早已知证据。

考古学家在100万年前的地层中,在动物骨骸与石器的旁边,发现微少木头灰烬遗迹。

沉积物的分析结果揭露,烧成灰烬的植物遗迹与烧过的骨头碎片,似乎都是在当场烧过,而不是由风或水带进洞穴。

考古学家也发现表面变色的大量证据,那是燃烧通常会有的现象。

多伦多大学人类学家查荏(Michael Chazan)说:“这项分析将人类使用火的时间往前推了30万年,显示人类祖先早在直立猿人(Homo erectus)时期,生活时可能就开始使用火。”

他说:“驾驭火一直都是人类演化的重要转捩点。”

他说:“烹煮食物带来的影响,已经有大量证据证明,不过驾驭火的影响,可能触及人类社会的所有层面。”

他说:“在营火周围与他人交流,可能是让我们成为人类的重要层面之一。”

这项研究今天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译者:中央社张晓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意大利都灵大教堂范围之内的萨夫瓦公爵世家的一座小礼拜堂里,保存的一块14尺5寸长、3尺8寸宽的布,布上隐隐约约有一个人的前身和后身的影像。这块布每一百年大约只拿出来公开展览四次,每次展览,远近成千上万的教徒都赶来瞻仰。他们相信布上的影像就是耶稣基督的真容。这块布就是有名的“都灵圣体裹尸布”),也是基督教在全世界保存得最严密,引起最大争论的一件遗物。
  • 位于山东济宁的微山湖下淹没着一座古老的名城“留城”,这一沧海桑田的见证到底在向人们默默诉说着怎样的记忆与教训呢?
  • 玛丽.赛勒斯特号(Mary Celeste)是一艘前桅横帆双桅船。它曾经于1872年在大西洋上被人发现全速朝向直布罗陀海峡航行,不过在船上并没有发现任何人。 玛丽.赛勒斯特号(Mary Celeste)是一艘前桅横帆双桅船。它曾经于1872年在大西洋上被人发现全速朝向直布罗陀海峡航行,不过在船上并没有发现任何人。
  • 沃尼奇手稿是中世纪的一份以未知的语言所撰写的手稿,这本书稿何地写成?作者是谁?文字到底是何种语言?图片有什么寓意?人们经过100年的努力,意图解码,但都是徒然。
  • 心为一身之主,心善则命善,心恶则命恶。古籍中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以下为《太上感应篇例证》中记载的关于古人命运前途与考运的几个例子。
  • (shown)人生在世,寿夭贫富,虽说命中注定但今生所为亦非常重要。为善获福,作恶招灾,依人心之善恶,可随时改变。天地神明,鉴察分明,丝毫不爽。心为一身之主,心善则命善,心恶则命恶。古籍中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以下为《太上感应篇例证》中记载的关于古人命运前途与考运的几个例子。
  • 世上很多传说也许与事实有出入,但也许与事实出入并不太大。我的兴趣是找到这传说和遗迹背后的秘密。身在神秘的尤卡坦,我时时感受到那来自远古的呼唤。内心深处一种亘古的萌动,促使我写下去。尽微薄之力,写人类的过去,启发人觉悟未来。
  • 1942年3月,罗斯福总统从刻不容缓的日程表中抽出宝贵的时间,会见了刚刚从墨西哥的恰帕斯州进行考古研究回来的戴维•拉姆夫妇。拉姆夫妇给总统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他们终于发现了传说中守卫墨西哥地下隧道的蓝白皮肤的印第安人。这些印第安人与世隔绝,世世代代守护着密林深处的圣地,地下长廊的入口就在此处,它通向地底的远方,那里藏有珍宝。
  • 柏拉图家族的一位祖先、古希腊七贤之一的著名政治改革家和诗人梭伦(约公元前638年-前559年),曾在担任雅典卫城执行官任职期满后出国旅行,在埃及、塞浦路斯、小亚细亚等地漫游达10年之久。在他结束游历生活回到家后,潜心写作,他的许多作品中提到了亚特兰蒂斯古国。梭伦素以诚实著名,他记录的真实性毋庸怀疑,就连苏格拉底也说道,“好就好在它是事实,这要比虚构的故事强得多!”而柏拉图,继承了他祖先的遗志,满怀激情地投入到了对亚特兰蒂斯岛不懈的深入探求中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