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杨休捐给母校4亿元

人气 6
标签: ,

【大纪元2012年05月21日讯】5月19日,南大历史系教授、著名企业家杨休为母校南大捐出4亿元。杨休表示,自己的理想和武训一样,是办学,办工学院,培养现代工程师。

捐4亿元 为南大捐赠史之最

据《扬子晚报》报导,昨天,南京大学举行第四届校董会第四次会议暨110周年校庆捐赠仪式,南大教授、著名企业家杨休为母校捐出4亿元,其中3亿用于建设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1亿用于设立史学发展基金,这个数字刷新了南大单笔捐赠的新纪录,为南大捐赠史之最。

杨休生于1961年,浙江台州人。现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与文物研究所所长,同时,还任天地集团董事局主席、东方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

90年代初下海 创办多家企业

杨休是南大79级学生,进校读的是大气专业,两年后转入历史系,198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学系。他毕业后在南大、南师大当过老师,还在南京博物院工作过。

他最开始的创业资本是来自卖字画:“早在南师大工作时我就是‘首富’了,那时一个月的工资是60块,而我的一幅画已经卖到80块了。”

上世纪90年代,他选择了下海。创业之初,杨休卖过电脑,开过饭店,那是南京第一家将文化引入餐饮的美食中心。

杨休创立的天地集团,下属有很多高科技企业,诸如南京天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南京清华通用数控工程有限公司、南京万联机电有限公司、南京天地集团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天地三环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地东方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等。涉及新材料、新能源、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和医疗器械等领域,有30余种产品。

2003年,杨休成立东方投资集团,经营房地产、酒店等业务,天地新城是他的第一个房地产建设项目,苏州66层的双塔式建筑“东方之门”就是其旗下“作品”。

2007年,他又回到了南大,在历史系任职教授、博导,专业为文物鉴定。2008年他在南京大学创办文物鉴定专业。他创办的长风堂博物馆总藏品在5,000件以上,以书画、古代青铜器、玉器、瓷器和杂件收藏为主,其中多数藏品系从国内外拍卖会上用重金拍得,不乏书画艺术珍品和大量国宝级的古代青铜器。

“我的理想是办学,办工学院”
杨休的创业相当成功,但他的理想却不仅在此。他说:“和武训一样,我的理想是办学,办工学院,培养现代工程师。为此我还曾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谈过,想和他们合作,但他们不愿意。我自己办学不现实,必须依附于一个综合实力强的大学,这样就想到了母校南京大学,我可以为母校的工学发展尽一份力。”

毕业于历史系,钟情于文物收藏与研究的杨休,为什么想办工学院?这其中自有道理。“我的创业经历中最惨痛的是高科技企业,一共56家,做过计算机,做过新材料,做过生物医药,还有机电,到现在全垮了,倒闭的倒闭,卖的卖。房地产上赚的钱不少都赔在这上面了。当初这些企业上马的时候,我也是参与论证的,可为什么最终失败,我也在不断找原因。而且这不是个别现象,早期的民营科技企业家, 你看现在还剩下几个?”

杨休认为,从高科技成果到转化为工业产品,最后成为商品,这中间的过程相当复杂,不是说有了一项发明就马上能出成果,能卖出好价钱。目前很多环节都存在问题。“也正因为这样我一直梦想办一所工学院,请最好的老师,培养一流的学生,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服务。这是我痛定思痛后的想法。”

杨休的愿望与南大对工学方面的发展计划不谋而合。2009年12月30日,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正式挂牌,杨休支持了启动资金3,000万元。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目前学院已拥有一支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在内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想创业当老板,首先要学做人”
虽然是个成功的企业家,杨休却不赞成学生都去创业,“现在学生的最大问题是不会做人。比如起码的礼仪、礼节,待人接物都不会,夸张点说,连打个招呼都不会。想创业,想当老板,这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首先就是要学会做人,其次要有胆识,要敢于失败,面对失败。”

(责任编辑:柳笛)

相关新闻
美富豪捐一亿美元回馈母校  坦承想破纪录
大导演乔治鲁卡斯 捐款母校1亿7500万美元
华裔学生变富豪 捐美国母校3500万
杜哈亚运中华代表队捐百万回馈母校中山工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