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茹】:林肯带给奥巴马的启示

【大纪元2012年05月07日讯】为美国政治创造了道德制高点,也为美国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和人道主义的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是美国人最引以为傲的总统之一,他受到无数人的敬仰和崇拜,现任总统奥巴马就是其中一位。奥巴马是个“林肯迷”早已为不少人所熟知。2009年1月,奥巴马除了援引林肯1863年的《盖茨堡演说》内文“自由新生”作为就职大典的主题外,还在搭乘火车前往华府时重踏林肯足迹,并选在林肯纪念堂举办就职前夕音乐会,还以林肯用过的《圣经》宣誓就职,甚至就职午宴也选用林肯当年的菜肴,就职演说也援引林肯精神。

无疑,林肯的一切深深影响着奥巴马。对此,奥巴马似乎也不讳言。他在当选后首次接受电视访问时,透露自己“花了许多时间阅读林肯的相关书籍。因为书中既有许多智慧,更有林肯施政的谦逊,这些对我非常有用”。

效仿林肯、上任三年多的奥巴马的政绩究竟有多少可圈可点,美国选民们的选票最后可以证明,不劳外人费心。不过,作为旁观者,笔者认为奥巴马政府在中美关系上的值得圈点的地方不多,亟待改进的空间还很大,因为他采取了经济优先于人权的外交政策,在高智晟问题上如此,在法轮功问题上如此,在最近发生陈光诚事件中还是如此。

美国国务卿克林顿曾如此说过:“我们基本知道就人权话题,中共会说什么。我们必须继续敦促他们(改善人权)。但这种敦促不能‘干扰’双方在安全和经济上的重要议题。”因此,我们毫不奇怪地看到了在陈光诚投奔美国驻华大使馆后,美国外交人员并没有非常好地告知其可以获得的保障和离开使馆后可能遇到的问题,而急于让其走出使馆。

美国此举让世界大跌眼镜,也让其捍卫自由人权的形象受损,并遭到了国会议员的批评,奥巴马本人也遭到了外界诸多的质疑。

笔者在想,如果林肯总统遇到这个问题,他会怎样选择呢?或许因为时代的不同,不具备一定的可比性,但当年林肯在“废奴”和南北战争问题上的抉择方式还是可以给我们以启示。

19世纪中叶,在美国存在着两种制度,即南方各州允许蓄奴,北方各州则言令禁止。在代表北方反蓄奴制度的林肯当选总统后,尽管林肯最初并没有通过宪法废除奴隶制度,但南方分离主义者依旧主张脱离联邦,并由此引发了为维护国家统一的南北战争。

1862年,在面对着来自北方诸多要求颁布解放黑奴宣言的力量和南方的反叛时,林肯选择了“寻求上帝的旨意”。最终,林肯决定颁布《解放黑奴宣言》,他认为奴隶制度违背了《独立宣言》中“人生而平等”的原则,此举在废除奴隶制度的道路上迈了一大步,并直接催生了美国宪法第十三修正案。同时,这一宣言把战争的目标明确地定义在废除奴隶制度。

在南北战争期间,林肯也常常寻求上帝的指引。其中一个典型例子就是使用黑人士兵的问题。他说:“在战争开始的时候,我们没有打算使用黑人士兵,而且这持续了一段时间。至于事情是怎样发生改变的,我现在不会花时间解释。当我清楚地意识到且确信自己的职责时,我决定善用这股力量,而且我要向美国人民、向基督教界、向历史以及最后向上帝交差。”林肯坚信上帝“总是站在正义的一边”。

1863年3月30日,林肯发表讲话,呼吁全国要设立一个祷告的日子,因为“惟有那些以上帝为主的国家才会蒙福”,“南北战争……已使这片土地变得荒凉,这可能是上帝因着我们肆无忌惮的罪恶而惩罚我们的结果”。

1864年9月,当选后的林肯在回复巴尔的摩黑人委员会的信中写道:“我的观点一直是全人类都应该享有自由。只要在我的权力范围之内,我一直尽我所能按照我认为公正和正确的行事,也尽我所能谋求全人类的益处。”

无疑,从林肯对上帝的虔敬,从林肯对于正义的追求,我们可以肯定,当林肯遇到陈光诚问题时,林肯必定选择将其保护起来,因为“全人类都应该享有自由”,因为这是最正义的和最正确的事情,也因为上帝站在正义的一边。

将林肯视为自己偶像的奥巴马对此会作何感想呢?曾经,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也提到:“我们要秉承历史赋予的宝贵权利,秉承那种代代相传的高贵理念:上帝赋予我们每个人以平等和自由,以及每个人尽全力去追求幸福的机会”,“美国国家的立国之本最终还是美国人的决心和信念”,“我们自信源于对上帝的信仰,上帝号召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当奥巴马面对中国的人权问题采取软弱的态度时,他的上述所言便难免显得苍白。

或许,林肯可以给奥巴马的最大启示就是要有一个正确的行动方向,听从上帝的指引,切实地去做正义的事情,而不是让世俗的利益蒙蔽了双眼。如果奥巴马真的想仿效林肯,让自己留名青史,不妨再仔细思考一下林肯为人所敬仰的真实原因。

相关新闻
唐柏桥:光诚第一!政客滚蛋!
美众议员:奥巴马政府又一次失去历史时机
日媒:北京取缔挺薄集会 天安门现混乱
港媒:密谋政变 中纪委查薄熙来五宗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