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饭店老板自曝海鲜暴利四大猫腻

人气 20
标签: ,

【大纪元2012年08月13日讯】“黑!确实黑!不黑怎么赚钱呢?”日前,在海南三亚海边经营饭店的盛先生自曝海鲜店免费加工黑幕时说,海边饭店在为顾客代加工海鲜时会将海鲜留下一半;饭店会以“时价”做幌子随意提价;这些海鲜在入厨前都是活的,而入锅前就被调包,并且越贵的海鲜越会缺斤少两。

据大陆媒体报导,盛先生说,他在6年前到海边开饭店,饭店的年租金10万多元,加上雇工、添置设备等一年支出要20万。海边经营靠旅游,季节性强,一年在夏季的3-4个月内是旺季,其他时间顾客特别少。他说,靠这3-4个月来撑起这一年的费用根本不可能,始终都是从兜里掏钱贴补饭店。

后来,他雇的一些“老道”的服务员告诉他一些秘招后,他的饭店一天流水账过万,“饭店都有猫腻,只不过是多少而已。”

猫腻1:海鲜免费加工,饭店留下一半。盛先生说,不少游客喜欢从刚刚出海归来的船上购买一些海鲜,让海边饭店代加工。有的饭店收5-20元加工费,有的免费。他说,别以为免费的饭店好,其实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用海鲜来找平衡。免费加工的时候,饭店会将顾客带来的海鲜留下一半。“我家就免费为客人加工海鲜,但也正是因为这个,我每天小海鲜基本不用进货,就卖客人带来的就可以。”他说,客人带来加工的海鲜,他们从来不如数上桌,客人很少按个购买海鲜,他们一般都成堆购买,所以就让饭店有机可乘。

猫腻2:时价是随意提价的幌子。去年,盛先生所在的海边有几名顾客和一家饭店发生争执,最后不了了之。事情的起因是源于一道海参菜。点菜时,菜牌上写着时价,因为客人之前听说过海鲜因为季节不同、天气不同而价格不定,几乎一天一个价,所以并未在意。谁知在收费时,一条海参就收了100元,三条共计300元。顾客在质疑时,饭店以已标明“时价”、进货价高为由顶得游客哑口无言。盛先生说,“时价”是饭店随意提价的好借口,店家可以随便计价。

猫腻3:入厨前鲜活,入锅前调包。盛先生说,很多人都以为在海边吃的海鲜就是最新鲜的,但其实并不是这样。以他们家的饭店来说,门厅前有个大海鲜缸,里面都是各式活海鲜,但其实都是样子货。当顾客看好哪个海鲜后,服务员会用网把它捞出来,从这个时候到要进厨房时都是鲜活的,但只要服务员一步入厨房事情就变了。厨师等人立即从冰箱里拿出一些同种的海鲜下锅,而这些刚捞起的海鲜则趁顾客回餐桌后再悄悄地放回到缸里。

盛先生说,因为活海鲜和死海鲜价格差的很大。以鸦片鱼为例,活的价格为70元/斤,而死的30多元/斤,相差一半多。他说,很少有顾客在厨房看着做菜,加之上桌之后都是死的,谁也发现不了。

猫腻4:越贵的海鲜越缺斤少两。盛先生说,像三亚那种“天价餐”宰客事件中,问题往往出现在一些珍稀海鲜上。盛先生说,游客平时很少看见这些海鲜,所以对他们的价格也不了解,饭店怎么定价就得怎么听。而饭店不仅会加价赚钱,还会在份量上做手脚。因为游客对一种陌生的海鲜没有重量和数量上的明确概念,所以少几两也看不出来,尤其是海鲜分割烹饪后更是看不出来。

他说:“人越多时,这种猫腻越不会被发现。” 一般多人到海鲜饭店就餐,无非都是亲戚、同事、朋友的关系,大家都好面子,即使看出来也不好意思说。另外,人多嘴多,一人吃几个,一盘就没了,根本不会有人注意数量。

(责任编辑:徐亦扬)

相关新闻
企业化 更隐秘 原地沟油工揭惊人内幕
重庆惊现馊水油  暴利逾百倍
中国大规模断油 业内爆石油巨头玩猫腻
大陆再曝药品暴利 高达2000%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