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家》﹕中国政经环境恶化 北京内外交困

人气 14
标签:

【大纪元2012年08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林南编译报导)《外交家》杂志(The Diplomat)9日发表一篇评论文章﹐指出中国目前面临内外交困的窘境,并分析其原因。

文章说﹐如果追溯一个大国的崛起和衰落是棘手的,那要确定一个强权的发展已经见顶更加不可能。对其国力的衡量﹐除了考虑一个国家的经济或财富水平之外﹐还考虑其增长势头以及是否是可持续发展,另外,外部环境也很重要。

文章说﹐这几年﹐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发生了变化。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象征意义,标志着中国国力达到顶峰。之后﹐一切都开始走下坡路﹐赶上全球经济危机,中国经济一直没有完全恢复的势头。可以肯定的是,在北京的2008~2009年的经济刺激计划,赤字开支和信贷激增的推动下,成功地避免了经济衰退﹐使得2010年成为保持两位数经济增长的又一年。一段时间,北京保持其经济的高速增长的能力,成为其强有力的领导和韧性的标志。但我们一点也不知道的是,中国误导性的和浪费的经济刺激计划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约为1.5万亿美元(含三分之二以国有银行贷款的形式)的经济刺激计划,大部分被挥霍在固定资产的投资上,如基础设施,工厂和商业地产。因此,许多项目并不是经济上可行的,并给银行体系背上堆积如山的不良贷款。房地产泡沫一直存在那里。在投资和家庭消费之间的宏观经济的失衡几乎没有改善。今天,中国的经济政策制定者都在试图重振受挫的经济增长。地方政府债务,隐藏在银行体系里的大量不良贷款,外部需求疲软,以及来自投资的递减收益,使得北京不可能再使用相同的旧的经济剧本让经济红火。

短期的困境只是北京需要担心的诸多问题之一。据在未来的十年内,许多有助于中国过去20年经济成长的结构性因素将会消失。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人口结构的改变。据非营利的研究及情报分析公司兰德(Rand)2012年的研究发现,中国劳动人口的比例在2011年达到顶峰,并已开始下降。

与此同时,老年人口的比重开始迅速崛起。在201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8.6%﹐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可能增长至14.3%。人口老龄化将增加劳动力成本,减少储蓄和投资,加重医疗和养老金成本﹐放慢经济增长。

另一个困难的障碍是环境的恶化。北京为了快速的经济增长而忽略了环境保护。但环境恶化的成本在经济和政治上已成为不堪的重负。目前水和空气污染造成75万人过早死亡及约8%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损失。中国长期遭受苦难的人口﹐终于开始大力争取他们的环境权利。仅今年一年,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迫使政府取消将威胁到在中国的两个城市的居民的健康和生计的厂房兴建计划。在未来十年中,环境恶化和全球变暖的影响将进一步拖累中国经济增长。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来说﹐最严重的长期障碍是其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在过去十年中,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已经倒退,而断然地开展中央集权的道路。相应的结果是,国有企业都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影响力,并享有垄断特权。中国的金融体系有利于国营企业而牺牲私营企业。家庭收入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3%,低到没法支持更高的消费水平,而更高的消费是再次调整中国经济并提供未来增长的关键因素。根据世界银行的一份有影响力的研究,如果没有系统化的改革,在未来二十年的增长每年将远远低于7%。

但改革国家资本主义在政治上几乎不可能,因为这将侵蚀中共统治的基础。

文章还说﹐中国公民已更为坦率﹐愿意争论党的权威。尽管中国在审查制度上投入了巨大资本,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互联网给中国老百姓一个强大的集体的舆论声音。政府政策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正被质疑﹐广泛的问题包括一胎化政策,预算的透明度,教育和医疗保健政策。这些事态发展的背后,构成了对现有政权的合法性的根本危机。

作为执政党的精英,他们的团结不再被视为理所当然。薄熙来事件已揭示了高层政权的裂痕。更糟糕的是,今天﹐一个政治上的不适和迷失方向感贯穿了整个党。许多人意识到,没有根本性的政治改革,党的统治将无法持续更久。

另外,中国的外部环境开始恶化。因领土纠纷﹐它与许多邻国的关系已经变得更具争议性。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对于中国的重商主义政策已经失去了耐心。最重要的中美关系变得更具竞争性。在这种关系下﹐因为意识形态的冲突,地缘政治的竞争,战略的不信任﹐扩大了最根本的裂缝。

世界各地的国家,在自己的理由下,对中国的影响力提高警惕,并开始向后推,北京不再能够放开手脚,扩大其经济立足点,并得到开放的其它国家的市场与资源。

这些分析揭示出﹐一党统治下,中国的国力增长已经见顶。独裁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可能已显示后天安门时代的经济奇迹,但实际上,如果它还没有完全破产的话﹐这种模式已失去了它的神奇。

一个正面的分析是(中国)需要一个正确的改革,特别是要回归到亲市场的发展战略﹐并过渡到民主法治,中国可以从容面对内部和外部的挑战。基于一个更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将更加有效和公平。民主改革会给政权带来合法性,也有助于减少海外对中国的敌意和不信任。如此这般﹐中国的未来不一定是令人沮丧的。

相关新闻
郑永年: 中国的崛起及其民族主义的限度
日本对中国的崛起惴惴不安
中国的崛起﹕灾难还是际遇﹖
郭军:中国的崛起是灾难还是机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