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两年半 海地渐回正轨

人气 2
标签: ,

【大纪元8月2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江今叶海地太子港20日专电)前年初一场规模7.0的地震,让海地首都太子港到处断垣残壁。两年半来,在包括台湾在内的国际各方协助下,总统府前的难民营已经清除,海地人民逐渐重拾过往生活。

2010年1月21日傍晚的大地震,让距离震央利奥甘尼(Leogane)约25公里的太子港灾情惨重,到处可见倒塌的房舍,连同总统府在内,海地政府大楼几乎无一幸免。

历经两年半的重建,太子港内虽仍有少数尚未重建房舍,但多数已经翻修,居民的生活也大致恢复。

为了安置无家可归的灾民,各国人道团体提供帐棚,让灾民有个挡风避雨的窝,但由于人数太多,太子港成了全球最大的露营区,每一处空地都搭满帐棚。

虽然能暂时容身,帐棚区内的卫生环境、生活品质与安全都是大问题,也妨碍太子港重建。

中华民国红十字总会与外交部共同资助兴建的希望村,就是为了解决灾民安置问题的重要工程。这个可以容纳200户的希望村,不仅提供灾民长期住所,也一并解决太子港人口过于集中的问题。

在国际的协助下,海地政府也积极清理首都内的帐棚区,包括总统府前广场、贝松市(Petionville)多个公园的帐棚逐渐拆除,把休闲广场还给居民。

现在公园里不再是臭气冲天的帐棚区,到了周末夜晚,大批民众聚集在公园里唱歌跳舞,海地人又回到原先乐天的生活形态。

政府办公大楼的重建问题就相对复杂,也因此两年多来,海地政府机构大都仍在临时处所办公。来自台湾的海外工程公司目前正承接6栋海地政府办公大楼的兴建设计计划,也对重建海地总统府展现高度兴趣。

震央所在地的利奥甘尼或许因为大多是低楼层房舍,当时的破坏反倒没有太子港来得严重。当地的重建工作多半是由日本政府与民间团体协助,一项全镇的排水系统正在进行中。

2010年的大地震,死亡人数始终没有各方接受的统计。海地官方公布的数字高达31万余人,但西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估计在10万人上下。

问海地人对地震的想法,得到的是海地人一贯乐天的回答。他们说,地震是无法避免的,碰到了就面对,重要的是怎么填饱肚子,其他的不去想,也不想想。

相关新闻
海地山区 发现丰富金银铜矿
四赴海地  华裔女孩热爱公益
希望村落成  海地农长谢台无私
搬进希望村  海地居民好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