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台北西区正在复活重拾往日繁华

人气: 6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3年01月01日讯】(大纪元记者戴德蔓台湾台北报导)台北市地政局去年12月17日公告,台北市“新光摩天大楼”以每坪438万2,083元,第15度蝉连地王宝座,紧追在后的是台北101大楼,每坪429万4,215元,只差2%左右,近年来信义商圈发展迅速,两者差距逐年缩小,后势看好。

在101大楼还没有建成时,西门町曾是许多人记忆中的台北地标,代表着台北当代的繁华。随着整个台北由西往东发展,西门町不再独领风骚,在许多人眼中,西门町正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没落危机。

西门町的命脉是通勤转运带来的人潮,但在2010年11月台北捷运芦洲线通车后,每天在西门町转运的三重、新庄一带广大通勤人口大量流失,也对附近商家造成巨大冲击。对台北来说,西门町绝不只是一个闹区,更是重要的历史资产。

为让西门町免于没落,台北市政府投下了钜资,重新打造了西门町的徒步区,并利用假日举办各种活动及街头表演,从传统艺术演出到街头飙舞秀,市府及商家正试图为西门町注入一股新的生命力。

而位于台北市大同区的迪化街,曾经是大稻埕商圈最重要的市街,长约800公尺。该街大部分建筑经刻意留存,为台北市保留最完整的老街。1900年~1945年,集结南北货、布市及药商的迪化街,堪称是全台湾商业最为兴隆的地方。

1970年代末期,台湾的保护古迹法令阙如,迪化街当地大部分业者与市府以古老建筑易引起危楼颓圮等公安危险为由,执意拆除。1988年,迪化街私人建筑拆除期限将届,7月间由民间财团法人乐山文教基金会联合当地居民、台北市民和专家学者发起“我爱迪化街”保存运动抢救大稻埕传统聚落。

经过乐山文教基金会、台湾大学城乡研究所的抗议与小部分地主的坚持与努力,1995年,迪化街终于免于拆除的专用区计划拍版定案。同年,关注文化资产为主要工作的乐山基金会与台大城乡所促成的该计划不但让迪化街保持古老的7.8m宽度与原有街道风貌,也优先保存了该商圈内数量高达77栋的历史性建筑物。

1996年,台北市政府与小部分街道重整修复的迪化街于黄历新年前半个月举瓣全台湾首创的“年货大街”活动。该年货大街以迪化街的古街风景与台湾人过年必须准备的南北货、伴手礼、食品、中药食材、零食为号召,将本来是中盘商性质的迪化街转换成一般消费者都可来的门市。因为迪化街的古迹保存计划带来的商机,让本来稍微没落的迪化街稍稍复苏。

在沈寂20年后,古老破旧的台北西区正在翻身,重拾繁华。游台北西区不只是时尚活动,重要的是“重新发现台北”,以一种新中有旧,旧里带新的面貌复活。◇

(责任编辑:宇璇)

组图:盐埕文创宜居获奖 携手再造商机荣景


台南历经商圈重整 惊现荣景曙光

活化老商圈走过繁华 旧城区的商业保卫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