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作家离开芬兰 种族歧视又引关注

人气 372

【大纪元2013年01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时晓萍芬兰报导)日前,一篇描述自己在芬兰遭遇种族歧视经历的移民政治家的文章在《赫尔辛基日报》发表之后引起轰动,以两天内阅读量多达四十万人次的速度跃居该报文章点击量之首。
芬兰少数民族问题监察员碧奥黛特(Eva Biaudet)对此评论道:种族主义正在破坏芬兰。

这篇题目叫做《获大奖却无人认领》的文章作者叫阿布汉娜(Umayya
Abu-Hanna),是一个巴勒斯坦裔的女作家、电视记者和政治家。她在二十岁时移居芬兰。五六年前她收养了一个南非祖鲁族女孩。在女儿三岁以前一直住在芬兰,却遭受了每个月三次以上频率的羞辱。阿布汉娜于2010年决定为了女儿移民阿姆斯特丹。

她在文章中写道:在我女儿一岁的时候,有一天在地铁站,她正坐在婴儿车里咬着奶嘴。一个大约80岁的老奶奶走过来,俯下身,喊道 “撒旦黑鬼!”

还有一次,在飞机场,一对中年芬兰夫妇朝她的女儿走过去,说道:“黑鬼,把手从行李上拿开!”

作者说,这些人不是疯子,不是醉鬼,是一些普通的芬兰人。“当这些事重复发生的时候,我不知道我怎么让我的女儿相信人是有价值的,她也是珍贵的。”

作者曾经参选过赫尔辛基市议员、芬兰国会议员和欧洲议会议员,也曾受邀请去总统府参加一年一度的独立日舞会。现在,她为了女儿选择了离开芬兰。

在阿姆斯特丹,她发现荷兰社会的价值观很符合她自己以及巴勒斯坦的习惯。她的女儿和副首相的孩子们在一起读书,家长们竟然在学校里有自己的房间,为了更好地陪伴孩子学习。她女儿的校长告诉她:“学校的任务就是把孩子、家长、学校和社会结合在一起。”

所以作者感觉在荷兰生活比在芬兰更轻松。“不是因为这个国家完全没有种族歧视,而是不必为生活在这里而感谢谁。”人们在精神上的平等大于社会阶层和收入上的不平等。比如阿姆斯特丹不需要“融入社会计划”,这个城市是“她的居民的总称”,而不是“向主人学习,你可以变得一样好”的芬兰概念。

阿布汉娜的文章引起了轰动。芬兰媒体相继做了后续采访。

芬兰《晚报》主编阿佩欣(Ulla Appelsin)对阿布汉娜的文章持批评态度,他说,阿布汉娜在芬兰至少接受了教育,得到了工作和领养孩子的帮助。据他反馈,他的言论得到了80%电子邮件的支持。

对此阿布汉娜反驳道:我是作为一个健康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来到芬兰的,一直工作纳税,领养孩子也付了费用。她说:“这涉及到一个大的问题,就是芬兰是不是要允许种族主义存在的问题。”

芬兰国家少数民族问题监察员碧奥黛特接受YLE电视台采访时说:“种族歧视对个体的攻击反映了对所有少数民族的态度。”“它发出了一个不安全信号,即这个社会对少数族裔是不安全的。”

(责任编辑:林彬)

相关新闻
北欧生活:我请父母来芬兰
芬兰政治家祸从口出 引咎辞职
走向国际化的芬兰阿尔托大学
皮尔森:全球教育排名 芬兰第1 韩国第2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