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时:土地和财政收入死结不解 农民仍受掠夺

人气 12
标签:

【大纪元2013年11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秦雨霏编译报导)习近平在三中全会当中推出的经济改革计划以及中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可能取决于延烧数千个乡镇村庄的涉及土地,资金和畸形财政制度的政策博弈,它们孕育了公众不满和金融隐患。

《纽约时报》11月16日报导说,习近平领导下的共产党批准了60个改革目标的方案,并且周五公开发布。经济目标包括扩大市场在能源和自然资源当中的角色,鼓励私人投资金融和放松国家对利率的控制。

但是中央委员会的决定和习近平伴随的声明也呈现出另外一系列问题:土地所有权和收入,地方政府税收和财政,地方政府支出和从中央政府获得的拨款之间的长期缺口。

土地和收入的一个死结

《纽约时报》报导说,在许多方面,中国的农村问题是有关土地和收入的一个死结。地方政府越来越依赖掠夺农民土地并出售给开发商以图盈利。他们被鼓励这样做,因为中央政府拿走了大部分收入,而分配许多需要支出的任务给地方政府。在中国,农田从法律上来说属于村庄集体所有,但是实际上,土地是被国家控制,使得官员有权力决定什么时候开发以及如何开发土地。

中央政府拨款给地方政府,但是许多乡镇和农村官员说,数额不足以完成中央领导人设定的任务。热切追求政绩以求升官的农村和市政府官员积累了危险的债务来支付建设和商业项目,并使用这些土地作为贷款抵押品或者作为对投资者的诱惑。

国家审计署在2010年估计地方政府债务是10.72万亿元或1.7万亿美元。许多经济学家预计最近的审计,由于使用更广泛的标准,将产生一个更高的估计值。

死结不解开 农民将仍然被掠夺

《纽约时报》报导说,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习近平和李克强将更加迫切,因为吸收数千万农村居民进入城市是他们政策的关键的一部分。

除非中共领导人找到一个方式解开土地和财政问题的这个结,许多农民将仍然只能获得很低的赔偿而无法获得通向城市生活的安全道路,南京东南大学经济学家华晟说。中国城市也施加户籍限制,把农民工排除在社会服务诸如医疗和学校之外。

“不改变土地政策,户籍制度和政府财政,推进人口城市化将非常困难。”华晟教授说。“中国未来的增长也依赖于解决这些草根问题。”

“政府在暗示,意图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改革的反对。”康奈尔大学教授Prasad说,他注意到中央委员会早先声明的语言。“地方政府因为土地改革导致的收入减少,应该将通过税收和支出系统的改变得到部分补偿。”

官员抵制或规避新政策

《纽约时报》报导说,但是许多地方官员将仍然抵制或者试图规避减少土地收入的政策。人民大学公共经济和治理中心教授陶然说。他说,官员不相信中央政府新的拨款将足以补偿他们在收入上的损失。

“在实施方面将有强大的反对。”陶然教授说。“地方政府常常有如此巨大的债务,以至于他们不愿意放弃他们对农村土地的垄断控制。他们许多的借贷是通过土地抵押。”

中共政府可能也试图缓解财政不平衡,给予地方政府更大权力来设定他们自己的支出和税收政策。但是中央领导人不愿意给予地方官员太大的回旋余地,龙洲经讯(Dragonomics)董事总经理Arthur Kroeber说。

“如果你给予地方政府更大的权力,他们就会更不负责任,中央政府就更无法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三中决定透露军队将大洗牌 “强军”背后有原因
杜阳明:国安会不是新玩意 改头换面取代6.10
秦端阳:“三中全会”的“三不中”公报
外媒:大刀阔斧的改革来了?实施才是关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