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楼市动向

CCL回调0.65% 审计署大胜长督会

【大纪元2013年11月26日讯】反映香港二手楼价走势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 最新报119.93,较上周回调0.65%,指数反映九龙新盘减价战对二手市场的影响。新界西创25周新低,但仍只距历史高位少于5%。一手销情续旺,吸走二手购买力,成交继续低迷。恒基以高于市场预期上限3成投得上水古洞住宅地,估计落成后实用呎价达一万5,000,反映发展商看好该区后市,加上政府发展计划,可能令东北楼价升温。另外,候任联储局主席耶伦扬言买债利多于弊,意味可能推迟缩减买债时间表,加息越来越遥远,楼价健康调整言之尚早,且看未来两个月新盘定价及去货量再作评论。

审计揭露资源浪费

审计署上周发表报告,尽揭房署六大错配问题,浪费公屋资源,其中包括1.25万个空置单位,5.5万个宽敞户未处理且8成已拖延两年而上,公屋计分制度鼓励年轻人尽早申请,2.2万富户迁出近乎零。审计署建议全面检讨计分制,加强执行覆审机制,订立更详细指引等。另外,报告又揭露免地价批地的私人会所大花筒,部分会所占地多会员少,经营非康乐活动,外判第三者经营牟利,公众使用量远低于承诺,涉及违规建筑等,建议全面检讨私人会所政策云云。

部分长策实属对策

事实上,审计署揭露的问题社会已讨论多时,人尽皆知,了无新意,但审计报告可把问题量化,令广大市民及媒体聚焦,令政府尴尬及有关部门蒙羞,在民众压力下逼令政府尽早行动,修正问题。审计部门的职能主要是针对现行制度或项目订下的指标作审查,寻找执行上不足之处,作出建议,而非对策略作出建议。讽刺的是张炳良居然表示部分长策与审计建议不谋而合,此举直接承认部分长策根本不是什么长远策略,只是在现有制度的一些优化对策而已。审计署的建议直截了当,可以马上执行,根本不需浪费长策篇幅及咨询时间。长策建议研究㓥房发牌,市民应记得较早前政府推行僭建登记,笔者建议先由审计署查一查僭建违规有多严重,政府执法部门为何让问题恶化,政府用了多少资源登记僭建,效果如何,再看㓥房发牌建议。答案怕且呼之欲出。

审计觅地棋高一着

审计署建议检讨批地策略的数十个私人会所占地近5百万平方米,单是粉岭哥尔夫球会就占170万平方米。反观长督会咨询文件对如何确保长期可持续足够土地供应作建屋之用只字不提,把问题抛回政府及市民。检讨私人会所用地更无影无踪,根本不在范围之内,那边厢则任由梁振英在未有优化现有资源下疯狂盲抢地。审计署在寻找土地的建议胜过长督会。

缺乏指标核心问题

审计结果还曝露另一核心问题,就是很多政府项目在开展前没有设定可量及表现指标。若非如此,就不必审计署大费周章,只要提高指标透明度,定期把指标列出让市民监察即可,更可避免令问题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调控楼市就是反面教材之一,若政府预先设定警界线及行动计划,就不会陷入今天楼市的困局。笔者多次说明为愿景及策略设立可量化指标的重要性,但偏偏长策文件就极力避免量化愿景及设硬指标,居心叵测。

但愿审计署能更加积极发挥其作用,保持其专业及独立性。议员及市民应继续监察,确保审计署不受狼英左右而赤化。◇

相关新闻
市场四面楚歌 香港楼价却持续强势
香港楼市升势背驰股市 恒指泻604点创9个月新低
香港居屋货尾单位 准买家拣楼
美元转强不利香港楼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