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 个人信息 隐患知多少?

人气 7
标签:

【大纪元2013年02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平多伦多编译报导)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各方面日益依赖科技,远离脸书和推特等社交媒体,尽量减少在网络上暴露个人信息,就能保护好个人信息不暴露吗?专家表示,还不一定。

隐私法落后30年

据CBC报导,多伦多大学信息教授克莱门特(Andrew Clement)表示,随着社交网站和通信技术日益发达,使许多机构收集和累积用户信息变得越来越容易,要保持个人信息安全变得日益困难。
  
克莱门特表示,就算你再精明,但总得用智能手机程式和社交网站,个人信息对于这些机构而言,就相当于利润,而且他们在收集个人信息时,做得神不知鬼不觉的,用户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信息会被谁看到?他们要用你的信息干啥等?
  
他表示,尽管有隐私法和隐私专员等监查手段保护加人隐私,但隐私专员没有实权,在采取惩罚措施方面权力有限,隐私法很多时候得不到实施。
  
加拿大隐私专员办公室(OPC)外联主管哈齐森(Scott Hutchinson)表示,本国联邦和部门隐私法过去30多年都未修订过;私人机构隐私法也是多年没有修订,早就过时。
  
阿尔伯塔大学信息科学教授卡瑞(Ann Curry)表示,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政府在相关隐私法和机制的制定上却远远跟不上。

隐私争端纷纷凸现

近日,加拿大和荷兰隐私权威人士纷纷指责移动电话短信客户端WhatsApp程式强迫程式下载用户提供完整地址的做法,加拿大隐私专员称有足够理由相信该公司“收集、使用、透露和保留从未使用该程式,但可能将电话号码提供给使用该程式的朋友或联系人的用户之个人信息。”
  
今年1月24日,一个由记者、隐私倡导人士和因特网活动人士组成的团体呼吁微软定期公布政府要求的个人信息提供细则,说明信息是哪个政府要求提供、哪些信息被要求提供以及微软和Skype目前储存的所有用户信息详情等。
  
BBC曾报导有著名隐私专家提醒欧洲人云端计算存在隐私风险,美国法律允许美国政府部门对上传到云端计算的文件和数据进行监控。

多数商家未遵守视频监控法

实际上,到超市购物也有风险。克莱门特对多伦多商家视频监控所做的一项最新调查研究发现,多数商家都没有严格遵守视频监控隐私规定,如没有招牌提醒人们已处于录像监控范围和监控目的,也没有提供联系电话号码供人们索取录有自己影像的视频拷贝。
  
克莱门特表示,这一现象持续越久,遵守隐私的情况就越少,如视频监控技术日益数字化,商家和企业可采用面部识别软件分析客户影像和面部,从而在客户上门时就锁定客户,像这类问题太多了,现在许多问题都还没浮现到表面上,时间越久,由此带来的风险就越来越大。

仅7%阅读网站隐私条款

皇后大学媒体学教授马特里克斯(Sidneyeve Matrix)表示,今后,个人隐私信息等都会被商品化,人们用自己的个人信息换取免费邮箱使用、脸书和谷歌高端搜索服务等。
  
欧盟2010年一项调查也发现,74%欧洲人认为透露个人信息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近3分之1表示透露个人信息不是什么大问题;29%表示要得到免费邮箱等服务,不介意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尽管如此,仍有近7成人表示担心自己的个人信息被企业收集用作其他目的。
  
OPC2011年一项研究显示,近6成加人表示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个人信息,比10年前得到保护少;近55%担心社交网站的隐私安全;但仅7%表示仔细阅读过浏览网站的隐私条款。

隐私条款冗长晦涩 用户闭眼点接受

多大信息学副教授谢德(Leslie Shade)表示,隐私条款采用法律措辞,冗长晦涩难懂,人们也不会有心情仔细阅读,因此社交平台都没有提供什么好的隐私条款。
  
克莱门特则表示,人们在点“接受”时,都是闭着眼睛在瞎点;目前公众对隐私的态度,有点像几十年前人们对环保和垃圾问题态度类似,当时人们对垃圾和温室气体对环境影响知之甚少,到后来环境污染变严重时人们才意识到,才开始采取措施。
  
他表示,今天人们对隐私的态度和当年很类似,到处扔下个人信息,也不管后果,尽管后果不会当时显现,但随着时间推移,成千上万的社交媒体和程式收集都在收集用户信息,就会形成一个危险的生态系统,到时个人信息就会超出个人和集体的控制,个人信息被滥用就会成为常态。
  
卡瑞则表示,签署网站或程式服务时,个人除尽量小心外,还应敦促政府推出更有效的信息保护法,政府通常不会主动去做,只有公众大力推动,政府和立法机构才会动。◇

相关新闻
“被王立军搞怕了”重庆立法严防叛逃遭调侃
命悬一线 《法兰克福评论报》申请破产保护
曾铮:美国防部长肯定看过《超限战》
亏损2.5亿 《德国金融时报》散伙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