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湾区评论

王骏:邻里法庭在旧金山开花结果

王骏

人气 6

【大纪元2013年04月19日讯】旧金山是一个特殊的地方,许多好的或坏的事情出的也多,“邻里法庭”就是一件相当有意义的事情。4月16日,旧金山地方检察长贾斯康上任后推出的邻里法庭(Neighborhood Court)满两周年。过去两年中,由邻里法庭处理的案件,分别是400例和700例之多,增长的速度也是相当惊人的。

“邻里法庭”说起来也比较简单。就是对于一些较轻的犯罪,通过嫌犯、受害人、和社区人士三方协调解决纠纷、安排道歉和合理赔偿;这个过程不进入美国通常的法院程序,对嫌犯甚至可以不保留犯罪记录。这样做,用贾斯康的话讲,可以“省钱,省时,对被告和社区都有正面的影响。”“邻里法庭和过去的社区法庭类似,但邻里法庭的教育意义大于惩罚,能向犯罪人提供改过自新的机会和资源。”

对于个人来说,不用花律师费、不留犯罪记录、不用花很多上法庭的时间、能够向社区人士全面说清事件的缘由等等,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对许多城市来说,现在他们的司法负担都过于沉重,旧金山的做法可能会受到美国许多地方的效仿,加州的Yolo县刚刚宣布将从5月开始试行邻里法庭。看来,这件事还真的在全美国有全面铺开的可能。

讲到邻里法庭,其实应该不是新鲜事,特别是对旧金山人来说。旧金山中国城专门处理个人纠纷的同乡会和堂口满街都是,而且已经从光绪年间就开始运作了。他们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处理这些纠纷和摆平冒犯的事,甚至许多重大案子,都是由他们来处理。更大的堂口与堂口之间的堂斗,都有专门的协调仲裁机构--“和平总会”来处理。大凡经过这样的程序摆平的事,能够“不见官”,又能解决问题;所以,在中国城的历史上曾经发生了有效的积极作用。

如今,旧金山政府推出了邻里法庭,可能也是得益于中国城的这个传统。像退休加州上诉法院法官刘百昌、华埠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席李兆祥、苏淑君、邓超然、陈国庆、李翘瑜、孙昌德、李锡康等社区人士的积极参与,也是邻里法庭能在旧金山华埠顺利成功的原因。

邻里法庭也有不顺利的时候。记得去年在旧金山中国城发生了一起打人事件,两个动手打人的之一是旧金山唐人街上有名的整日叫骂的人称“疯老头”、或者“Happy Happy”的老人,他们打了几个法轮功学员,结果整个过程被录了像。本来就是铁案,所以,嫌犯同意由邻里法庭从轻发落,被打者也同意了。好像这件事在邻里法庭走过了程序而解决了,打人者当然被判有罪而且要道歉。

可是,最近听说又有变故,其中一名嫌犯尽管口头答应邻里法庭的判决,但最后又没有向受害者提供正式道歉。遇到这样的情况,不知道邻里法庭能够做点什么,也许还得回到刑事法庭来处理。遇到这样的人,邻里法庭的费用白花了,刑事法庭的钱还要花,打人者又没有得到什么教育可言,被打者也一定不答应。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有时好心的事结果也不一定好;邻里法庭的善意,又能怎样呢?

(责任编辑:洪逸夫)

相关新闻
王骏:从“飞来横祸”看珍惜人生
王骏:害人不利己的涂鸦悲剧
王骏:扯过谎的小孩说“禽流感没事”
王骏:从旧金山市长中国行看美国对官员的监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