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市建局贱卖文化 “囍欢里”市民痛心

人气 38
标签: ,

【2013年6月27日大纪元讯】(大纪元记者梁路思香港报道)盛载香港人数十年集体记忆的湾仔利东街,经过发展商与市建局重建后易名为“囍欢里”,引起小风波。

湾仔利东街,数十年前已经是香港著名印刷品制作及门市集中地,尤其以印刷喜帖著名,所以也叫喜帖街(囍帖街)或印刷街。街道世界闻名,港人婚嫁,通常一定光顾这条街印刷喜帖。

因被市建局收回“发展”而消失的“囍帖街”、即湾仔利东街,成为近年港岛区最大的地产项目“囍汇”;本来挂满婚庆物品的街道一带,商户迁走,面目全非。(摄影:宋祥龙/大纪元)

2004年政府开始收购重建,现时,利东街的唐楼全部被拆卸,工程正在进行中,预计2015年竣工。日后,原址会变成集婚礼、珠宝首饰的高档零售商场,而利东街则永久消失。发展商信和日前召开记者会,宣布项目正式命名为“囍欢里”,取“喜欢你”的谐音,盼带出婚嫁喜讯的甜蜜。

市民:传统文化被消失

不过,港人近年对破坏文化之事特别敏感,除了网民纷纷口诛笔伐,多位艺人亦出声表示不满。词人梁柏坚填词“湾仔皇后大道东,囍帖街死亡,已悲”;而当年为利东街创作热播歌曲“囍帖街”的词人黄伟文,于微博引用名曲《痛爱》暗讽新名字,“‘囍欢里’让我下沉,‘囍欢里’让我哭。”

因被市建局收回“发展”而消失的“囍帖街”、即湾仔利东街,成为近年港岛区最大的地产项目“囍汇”;本来挂满婚庆物品的街道一带,商户迁走,面目全非。(摄影:宋祥龙/大纪元)

本报记者昨日在现场所见,有市民拍照留念。有当区市民对新名字表示很反感,认为以前的名字传统,词能达意,全世界都知道,“‘囍欢里’低俗,人家都不知道在说什么,的士司机都不知要车你到哪里。喜欢哪一个名?肯定是前一个!”

亦有市民愤慨,痛心集体回忆被抹杀,又指名字完全没有中国人的传统、内敛文化,“是不是像中国大陆的三反、五反后一样,什么传统文化都没有了,是不是发展商连文化都要‘被消失’?”

因被市建局收回“发展”而消失的“囍帖街”、即湾仔利东街,成为近年港岛区最大的地产项目“囍汇”;本来挂满婚庆物品的街道一带,商户迁走,面目全非。(摄影:宋祥龙/大纪元)

文化人:名字廉价 扭曲情怀

曾经参与过利东街抗争的香港政治及文化评论人陈景辉表示,今次社会为此事有所反弹很正常,因为一听到这个名字,就觉得是一个讽刺,完全扭曲社区情怀。

他说,“囍欢里”名字廉价、庸俗而恶心,完全是在贱卖本土文化,将中小商户和一些老街坊多年来建立的很有生命力的社区文化、社区价值贱卖,变成一个为消费者服务的虚假浪漫情怀,目的只是为了赚钱。

因被市建局收回“发展”而消失的“囍帖街”、即湾仔利东街,成为近年港岛区最大的地产项目“囍汇”;本来挂满婚庆物品的街道一带,商户迁走,面目全非。(摄影:宋祥龙/大纪元)

陈景辉痛心,发展计划只是在堆砌一些美丽的主题摆设,变成消费情怀,简直是“吃人不吐骨!”

HK重建关注组召集人吴彦强表示,新名字不伦不类,低俗而奇怪。原本街道有历史渊源,改名则只是为商业利益,强逼人的意愿。现在被逼迁的老街坊已经四散,“囍欢里”实际上只有发展商欢喜。

利东街工程预计2年后竣工,工人正在赶工。受工程影响,利东街隔壁的厦门街生意大受影响,水静鹅飞,整条街仅有两间喜帖铺。有铺头老板表示,自从利东街重建,生意大受影响,完工后否能重返原址继续做生意,还要看铺租是否昂贵。在一唐楼楼梯底开水晶店的May姐,当年为保利东街,07年底在旧铺外绝食,如今已经不能重操旧业,要忙碌打工维生。◇

因被市建局收回“发展”而消失的“囍帖街”、即湾仔利东街,成为近年港岛区最大的地产项目“囍汇”;本来挂满婚庆物品的街道一带,商户迁走,面目全非。(摄影:宋祥龙/大纪元)

相关新闻
港府市建局收购大角嘴两业权
香港市建局重建卑利街嘉咸街
香港市建局通过3项市区重建计划
香港利东街商户绝食逾90小时一度休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