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供需落差 初次寻职大不易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6月3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惠君台北30日电)初次寻职者找工作时间与有经验者的差距渐趋扩大,学者指出,景气虽是因素之一,但高等教育普及,供需落差,对社会新鲜人找工作也有影响。

今年5月初次寻职者平均失业周数32.6周,较4月延长1.3周;非初次寻职者平均25.4周,则较4月缩短0.3周。

行政院主计总处国势普查处副处长陈悯指出,从去年暑假以后,景气复苏情势不明朗,有工作经验的寻职者找工作较快,但应届毕业、初次寻职者找到工作机会的速度慢一些。

陈悯进一步指出,青少年失业率相对高,因磨合期长以及没有工作经验,相较非初次寻职者来得弱势,其他各国也是。

政治大学劳工研究所教授成之约分析,近几年初次寻职者,大部分都是大学毕业生,因为学历高,比较挑三拣四,“如果找不到满意工作,就不去工作”,处于“不就业、不升学”状态。

从需求端来看,初次求职者因为没有工作经验,雇主可能较无雇用意愿。

成之约进一步指出,从雇主缺工调查来看,其中很多是写“学历不拘”或“仅限大毕生”,某种程度资讯不对称、不透明,也会成为供需两端媒合障碍。

成之约认为,如果不考虑大环境景气影响,可能有雇主不愿给社会新鲜人期望薪资,也是供需落差原因。

主计总处官员表示,受到金融海啸影响,这几年确实出现初次寻职者与非初次寻职者失业期间差距扩大现象,尤其是青少年族群,但不仅在台湾,其他各国也有这样的现象。

官员指出,这几年厂商在人力需求方面,确实也希望寻找较有经验的人。

不过,如果拉长期间来看,除景气因素,官员认为,也跟高等教育普及有关,即受就业投入的教育结构影响。以前初次寻职者,国中、高职、大专及以上等不同学历毕业者,各有适合的工作,但现在普遍都是大学以上毕业生。

官员表示,每年大学毕业生有20万人,扣除继续升学等因素,约有12万人投入职场,虽未交叉分析初次寻职者失业中的大学学历占比,但初次寻职者失业的学历是以大毕生为主。

官员指出,国外也有相同状况,部分欧洲国家整体失业率高,青少年失业率更高,因为初次寻职者是以年轻人为主。

官员表示,如果避开6、7、8月大毕生求职期的季节因素,从历年5月数据来看,确实可看出初次求职者失业期间越来越久的趋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