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动国际龚如心千亿产遗争夺案

港法官斥陈振聪“贪婪邪恶无耻”判囚12年

人气 143

【大纪元2013年07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林怡香港报道)因伪造华懋集团已故主席龚如心遗嘱等罪名成立,香港商人陈振聪7月5日判处12年有期徒刑。高等法院法官在宣判中指责陈振聪“极度贪婪、邪恶和无耻”,又指陈是一个聪明、懂得哄人的骗子从龚如心手上取得30亿元仍不知足,精心造假,企图夺取830亿元的华懋王国,行径极之卑劣。

由被捕至今已经三年零五个月的陈振聪,7月4日晚被判伪造遗嘱及使用虚假文书两项罪名成立后,还押荔枝角收押所,5日早上约9时,由囚车押送到香港高等法院听判刑,大批守候的记者拥前拍照。法庭10时开庭,坐在犯人栏内的陈振聪面容憔悴,不时望向家人。法官麦机智先听取辩方求情,然后判刑。

法官宣判时指陈振聪极度贪婪、邪恶和无耻,龚如心生前已给了他30亿元,令他过着难以想像的奢华生活,但他仍不满足,更想夺取龚如心的华懋王国,是难以想像的贪婪。

[[1]]

图为大批传媒追访陈振聪的太太谭妙清及亲属。(摄影:潘在殊/大纪元)

批陈是个聪明懂得哄人的骗子

法官指陈振聪是一个聪明、懂得哄人的骗子,他在 1992年声称可帮龚如心寻回丈夫,直到龚如心病危垂死,仍说自己有很大能力帮她,甚至在龚如心死前两日,陈振聪仍有能力从龚如心手上得到3,000万英镑,令人惊讶。法官认为陈振聪的行为是最凶狠、最邪恶,不单侮辱了二人的友谊,打官司期间令华懋慈善基金拿不到钱做慈善工作。

法官又指龚如心的三弟妹作供时平静和中肯,亦没有刻意针对陈振聪,所以明白为何龚如心生前会委任他们做华懋的董事,而不是叫陈振聪经营她的生意。

香港轰动国际的千亿争产案,商人陈振聪伪造已故华懋集团主席龚如心遗嘱及行使虚假文书罪成,7月5日被判12年徒刑。案件吸引大批传媒采访。(摄影:潘在殊/大纪元)

批陈精心策划夺产 毫无悔意

法官又说,今次伪造遗嘱是精心策划,批评陈振聪不认罪、没有悔意,也看不到他有重要的求情理由。法官以最高刑罚14年为量刑起点,伪造及行使假遗嘱两项罪名各判入狱12年,同期执行。

旁听席的陈振聪太太谭妙清戴上太阳眼镜,不时低头饮泣、用纸巾拭泪。女儿也在庭上落泪。坐在犯人栏的陈振聪多次望向公众席。谭妙清与女儿离开法院时被大批记者包围,由于现场人太多,他们要两度返回法院暂避。记者问谭妙清如何看判刑,以及会否上诉等问题,她都没有回应。而陈振聪的女儿、弟弟在记者包围下上车,同样没有答记者任何提问。

[[3]]

图为大批传媒追访陈振聪的太太谭妙清及亲属。(摄影:潘在殊/大纪元)

陈振聪未决定是否上诉

陈振聪的代表律师简定涛在下午1时许到法院的羁留室与陈振聪会面,逗留了大约1小时。被问到陈振聪有否再聘请他协助上诉,他没有即时回应,之后补充称, 要待陈振聪到荔枝角收押所后再与他商讨是否会上诉。

陈振聪的囚车在下午约4点离开法院时,再次遭大批记者包围。据了解,陈振聪于高度设防的赤柱监狱服刑,他自己提出要求保护,惩教署考虑过后决定暂时让他单独囚禁。

图为控告陈振聪的香港警方代表。(摄影:潘在殊/大纪元)

对于商人陈振聪伪造和行使虚假遗嘱被判罪成,判囚12年,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署理总警司何柏宁离开高等法院时表示,案件经历三年零五个月时间,判刑是应有及合理的,他对此感到欣慰,并强调本港司法制度可以令犯罪者得到应有的刑罚。商业罪案调查科总督察萧唯诚离开法庭时则说,案件反映司法制度稳健,法庭以至全香港人都不会容许犯这类案的人,12年的刑期有警醒作用,亦让骗徒明白,警方绝不会姑息骗徒。

资深大律师梁家杰认为,陈振聪被判监12年,反映案情严重,诈骗金额巨大。

法官在总结审讯过程时,指辩方要求30日的初级侦讯,但最后只是审了9日,又要求重新化验遗嘱上的DNA资料,完全是浪费公帑。法官又批评陈振聪一方滥用法律程序,认为初级侦讯花了的200万元公帑及8万多元DNA测试费,应由陈振聪一方承担。但辩方指陈振聪欠税务局和华懋集团钱,没有钱支付这200万元。

辩方之后求情,指陈振聪于1986年曾经冒充医生申请信用卡,被控10项刑事罪,但已经是27年前的事,陈振聪之后亦没有再犯事,希望法官判刑时不要考虑,又指陈振聪有3名仍然在学的子女。

辩方又提出被指伪造的2006年遗嘱并不是要将龚如心所有遗产全数交给陈振聪,只是要陈振聪处理剩余的遗产,没有改变2002年遗嘱所指遗产要用作慈善的原意。但法官质疑为何于2007年,当时代表陈振聪的律师开记者会,指陈振聪是唯一受益人。辩方律师解释,这只是该位律师当时的观点,辩方用了约半小时便完成求情。

5男3女陪审团7月4日以6比2裁定被告陈振聪(53岁)于2006年10月15日至07年4月8日伪造龚如心06年遗嘱罪成;另以7比1裁定07年4月4日至10年2月3日使用该“假遗嘱”,与02年龚如心“真遗嘱”受益人华懋慈善基金争夺龚遗产,干犯使用虚假文书罪。两项控罪最高刑罚皆为监禁14年。◇

(责任编辑:澹修德)

相关新闻
港六公屋户瞒报物业被定罪
港社福界调查:九成半社工认为政府修例不恰当
邹家成涉未经授权转寄投诉信 辩方质疑法例无禁止
林世雄称有信心任内解决港网约车争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