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学龄前童补美语 影响身心发展

人气: 32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8月2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至中台北29日电)行政院拟规范未满6岁幼儿补习美语的形式,引起业者反弹。学者专家认为,过早学习外语,恐影响身心发展、文化认同。

行政院今天通过“补习及进修教育法修正草案”,新增规范补习班招收未满6岁幼儿,课程应以有助身体律动、艺术才能为范围。草案将送立法院审议。

外界质疑,上述草案是针对双语幼儿园而来,禁止学龄前幼童学习美语。教育部终身教育司长熊宗桦解释,并没有严格规范禁学外语,而是“不鼓励”传统的背诵、记忆、书写式学习,如果机构以游戏、律动、唱唱跳跳等“融入式”方式教美语,便不在限制范围内。

熊宗桦表示,6岁以下幼童抓握能力还没完全发育,不适合频繁的写字练习;专注力也有待培养,不宜一直坐在板凳上听课。教育部希望幼童能开开心心成长,不要因过早学习,影响身心发展。

熊宗桦表示,立法通过后,幼教机构如果要从事双语教学,必须向地方教育主管机关提计划,核准后才能开班,否则将开罚新台币10至15万元。

儿童福利联盟资源发展处主任陈雅惠表示,发育中的孩子母语都还没学好,过早接触第二语言,可能会产生混淆和身份认同。她曾接触过一个案例,幼童进入双语幼儿园和同学对话,却被教师以“No Chinese”制止,小朋友不明所以,长时间都不敢讲话,造成严重的自信危机和学习障碍。

陈雅惠推测,政府本打算严禁学龄前儿童学美语,但担心外界反弹声浪,才限缩为只能以律动、游戏等方式学习。她担心立法立意良好,但实际执行却困难重重,根本无法管制幼教机构。

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廖咸浩表示,母语要有一定基础,才能进一步学外语,除非家里能提供双语环境,例如父母亲其中一人是外国人,否则不宜过早。

廖咸浩说,学语言就是学文化,过早学外语可能会有“文化认同”的问题。理想状况是等到小学三年级之后再开始学美语,小三以下即便要学,也应在游戏中轻松学习,不能“补习”。

实践大学应用外语系讲座教授陈超明表示,“越早学外语越好”的观念并不正确,任何年龄开始学都没关系,重点是用对方法、持续学习,台湾很多人很小就学美语,考完大学后就放弃,也是枉然。

陈超明认为,幼儿学语言一定要采融入式学习,现在业界也大都采取唱唱跳跳、游戏中学习的方式,“不可能要孩子坐在那边、像教大学生一样教学龄前儿童啦。”因此,他认为“补习及进修教育法修正草案”的规范有点多余,且不容易落实。

教育部研议学龄前儿童学美语政策多年,一度传出要严禁,遭补教业者和部分家长反弹,认为禁止后,有钱人家子弟仍能请家教,受害的反而是经济弱势子女。

然而妇女、儿童团体及学者专家,却多持赞同的态度,不希望孩子年纪轻轻,就承受过多的学习压力,并期盼导正“双语幼儿园”昂贵收费、不正常教学的乱象。相关法令在立法院审议时,还有讨论的空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