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赢了!欧洲手机产业节节败阵

【大纪元2013年09月15日讯】最近两笔收购交易说明了欧洲在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阵地上节节败退。英国电信运营商沃达丰(Vodafone)以130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在威瑞森无线(Verizon Wireless)所持的45%的股份,将自有资产削减了一半。微软(Microsoft)则以54亿欧元收购了芬兰诺基亚(Nokia)的手机部门,这一价格相对该部门巅峰时期的价值可谓低得可怜。

2000年底,诺基亚的市值是2090亿美元,苹果86亿美元。到了2012年底,诺基亚的市值仅143亿美元,苹果是6270亿美元。几近8000亿美元的此消彼长!

欧美手机产业势力的消长,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加普(John Gapper)认为功劳应记在美国的生态系统头上:在硅谷的引领下,美国的生态系统超越了欧洲靠监管和标准制定建立起来的早期优势。硅谷雄厚的创新能力与美国电信业的适应能力一起颠覆了格局。

“美国制造”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苹果iOS、谷歌安卓(Android)和微软Windows Phone——的市场份额从2005年的5%跃升至2012年的88%。

近来促成市场生态最大变化的即是:苹果(Apple)和谷歌(Google)将价值重心由手机和网络转移到软件和服务中。以苹果为例,其软件和服务是与其设备绑定的。

风投公司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的合伙人米克(Mary Meeker)在近期一次演讲中提到了上述变化的规模。

她还预见,手机和平板电脑消耗的数据流量正在迅速上升——米克估计,2010年至2015年,这一数据流量将增长26倍。在欧美手机势力轮番消长之后,下一波是否该是亚洲兴起。

加普最近就这场手机生态演变做了以下的分析报导。

欧洲丧失原先标准优势

欧洲占得监管和标准制定先机,但渐渐令美国受惠。欧洲之所以早早在移动领域占据优势,是因为欧盟(EU)将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定为运营标准,欧洲各国则将本国牌照颁发给三到四家互相竞争的公司,从而建立起竞争激烈但井然有序的市场。

相比之下,美国颁发的地方移动网络牌照五花八门,并且没有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移动行业在麦考(Craig McCaw)等先驱的引领下,花费大量时间整合和统一技术,终于建立起秩序。

这样,在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出炉时,美国制定了比较统一的标准。到2011年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面世时,不仅技术标准已经统一为长期演进技术(LTE)系统。

与此同时,欧洲公司却遭到压榨,被迫为3G牌照支付天价。分析师梅瓦瓦拉(Cyrus Mewawalla)表示:“欧洲政府贪财,剥夺了运营商的资金。”相对严格的欧洲监管令消费者受益,但也让Verizon和AT&T在资金方面占据了优势。

欧洲失掉智能手机软件平台

运营标准之争让位于智能手机软件之争。相继问世的苹果iOS和谷歌安卓(Android)平台击败了微软的Windows Mobile和诺基亚的塞班(Symbian)。

分析师埃文斯(Benedict Evans)表示,塞班很适合内存、电池和处理器能力有限的设备,但iOS才是未来的理想之选。“塞班所做的各种取舍在2000年时还是合理的,在2007年iPhone面世时已变得不合理了。”

硅谷赢了!

欧美运营商曾试图给手机世界围上一道围墙,使开放标准和软件隔离开来,但苹果创始人乔布斯(Steve Jobs)用iPhone和iOS挫败了这项企图。它们“圈护”定义手机内容的企图失败了。

这影响到了手机厂商摩托罗拉(Motorola)等和美国运营商威瑞森(Verizon)等,对欧洲厂商和运营商的影响也一样深远。但美国在软件和互联网创新方面实力雄厚,有能力利用这种局面。到2009年,苹果iOS和谷歌Android已成为手机世界的核心。

目前,亚洲市场兴起。三星已取代诺基亚成为世界最大的手机厂商。而接下来的主要竞争战场是数据流量,亚洲消费潜力大。作者加普最后提出质疑:美国对欧洲做的事情,可能亚洲也会对美国做。

(责任编辑:王桦)

相关新闻
三星首胜苹果 成全球最赚钱手机制造商
NEC退出智慧型手机市场
智慧手机品牌 仅苹果三星赚钱
智能手机进课堂 电子化教育喜忧参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