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利润涨 更多加拿大年轻人务农

人气 36
标签: ,

【大纪元2013年09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平多伦多编译报导)最近几年,农业因利润高涨,已成为非常吸引人的职业,尤其是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圭尔夫大学食品、农业与资源经济学教授威森克(AlfonsWeersink)表示,从课堂反应的情况来看,年轻人对从事农业的兴趣与日俱增。

据CBC报导,在同龄人对未来打算还懵懵懂懂之时,现年15岁的少年汉伯利(Christopher Hambly)对于未来已有非常明确的职业规划:高中毕业后,理想的话,上圭尔夫大学学几年农业,然后回家务农,最后从父亲手中接管年盈利数百万、位于多伦多北部水草土地丰美、集农产品种植(洋葱、土豆、胡萝卜、欧洲防风草和甜菜)、包装和运输为一体、业务遍及加美、已承传4代的家族农场。为此,汉伯利上学之余的时间,都是在父亲农场里忙里忙外。

务农这一兴趣的成长时机,也正是老一代农民日益进入老年、农民数量骤降的时代。加拿大统计局2011年农业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国内农民平均年龄已从10年前的49.9岁增至54岁;全国29.3925万农场主中,35岁以下仅占8.2%,比2001年的11.5%下降。

难舍情感 实用至上

留下来继承经营家族农场的年轻人中,有的是出于家族使命感,有的是想自己当老板,不愿为办公室生活所束缚,还有的是出于情感难舍,如28岁的马科特(Lee Markert)决定重返阿省Vulcan老家的粮食与种子经营农场,就是因对农业有种磁铁般的热爱。

他说,此外还有实用和现实因素考虑,尤其是近年来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价格上涨后,农业利润和经济效益都有所上升,因此相对于情感因素,更多的实用主义因素在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农业。

和妻子父母共同经营伦敦西部一个农场的27岁农民坎贝尔(Andrew Campbell)说,农业收入增加,让人们对从事农业充满积极性,觉得回家务农也是个很好的出路。

统计局2005-2010年数据显示,油料作物和粮食作物价格上涨49.5%。尽管由于作物类型和规模的不同,难以获得精确的农场收入数据,但统计局数据仍显示,2007-2011年间,农场主收入从6.77万上升至9.6293万。

威森克说,过去,人们把务农仅当作体力劳动,但现在人们越来越把务农当作一项商业活动,想务农,还得懂如何营销、如何管人、如何懂得计算机的使用,具备许多技能,对于具备经商才能的人来说,务农就很有其自身吸引力。

当代农民生活方式诱人

现年28岁的的渥太华东南兰卡斯特(Lancaster)奶农索姆斯(Melanie Sommers)女士,以前曾在蒙特利尔从事商业地产,2008年返回家族奶制品农场,现在和父母共同经营一个总计580头奶牛、13名全职员工的农场,同时还种植1900亩的黄豆、玉米和草料。

她说,自己平时50-60%的时间花在农场里,其他时间负责管理,这种生活方式,让自己有了机会和家人向着一个共同目标奋斗,有机会亲手种下土豆,看着它生长,令人欣喜,自己非常享受非常热爱这种生活方式。

她说,对于年轻人来说,农业有着无数工作机会和机遇,许多人可能认为务农工作时间长、不确定,不像个职业,都想做医生、律师等职业,觉得务农是耻辱,但却没认识到,其实根据农场规模不同,农业可是个年经济效益2000-3000万的行当。

年轻人务农非易事

现任阿省油菜籽生产者委员会(ACPC)副主席的马科特也表示,要让人们知道,如今的务农,并非只是每天在田地里从早忙到晚,而真正是一种可以让人成功的的商业活动。

但现实是,让年轻人务农的另一个障碍是:农地价格太高,如安省南部家地价格已涨到1亩1万元多,资本投资相当大。统计局数据显示,国内每个农场资产平均总值从2007年的150万升至2011年的200万。

坎贝尔说,当初自己成功接手家族奶牛和经济作物农场经营,也面临许多挑战,每一步都走得非常谨慎,用了几年时间才真正成为农场主人一部分,头一年都是在投资、努力经营,好让农场走上长期成功的道路。

今年年初,同时还拥有一家媒体咨询公司的坎贝尔为安省年轻人推出一项“晚餐从这里开始”的活动,和年轻人一道在社交媒体上讨论农业活动的方方面面。他发现,跟年轻人解释农场生活如何吸引人最困难,唯一能讲给年轻人的就是:无忧无虑的农场童年生活,也希望孩子们能有快乐的农场童年,作农场主自己作主,亲眼见证农场逐日壮大,让自己有种成就感。

(责任编辑:林妍)

相关新闻
加拿大金鹿索市农业节
加拿大诺瓦史可提亚农业学院校长访嘉义大学
美农业部确认:美第一头狂牛病牛只来自加拿大
台湾与加拿大签署农业及农粮科学合作纲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