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教师组第二工会 盼国教事缓则圆

17个区域性教师工会组成全教产 主张入学制度应因地制宜 恢复国中荐送制度 让偏乡弱势学生有更多升学机会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4年10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台湾台北报导)教师组织成立第二个全国性工会组织“全国教育产业总工会(全教产)”,并主张十二年国教事缓则圆,各就学区因地制宜。首届理事长黄耀南表示,十二年国教应“事缓则圆”,107(公元2018)年十二年国教课纲上路后,再来推十二年国教,时机会“比较成熟”。不过,入学制度已经走了一年,应该采取一些调整措施。

全教产17日举办成立茶会,成员包括17个区域性工会,成为继“全国教师工会总联合会(全教总)”之后,第二个全国性的教师组织,希望让教师族群有更多发声的管道。

黄耀南说,全教产未来将采“扁平化”组织,各会员工会保有较大的独立自主权,遇到共同议题再一起出力。未来将有两个全国层级的教师组织,但不会像蓝绿两党恶斗,而是一同竞合,共同维护学生的受教权、改善学校环境,提升台湾教育品质。

对于103(公元2014)年制度引发各式争议,各界也提出不少改善建议。黄耀南认为,入学制度应因地制宜。他举例,宜兰区最后一志愿都是国立学校,竞争压力没那么大,但是,基北区则是公、私立学校众多,各区域校数不均,优质的程度仍不够,因此,让各就学区在推动十二年国教时能有不同的步调,才能减少纷争。

黄耀南认为,会考“量尺分数”应找一个妥协方式,让制度不完美但可行,必须尽快解决台北市教育局与教育部坚持的局面。

另外,极具争议性的“志愿序”也须更“模糊化”,可从5个1组再扩大到10个1组;对于“会考总积点”的超额比序项目,建议采因地制宜,让各免试就学区决定相关排序,不一定要放到最后才比较。

他也认为,应恢复基测时代的“国中荐送”制度,让偏乡、弱势地区学生有更多的升学机会。◇

责任编辑:昱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