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危机延续 数百万平米房产空置 GDP直降百亿

人气 2

【大纪元2014年04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双综合报导)昔日的西北煤炭重镇——陕西省神木县,正在经历煤炭危机和民间借贷危机之后更为严重的房地产危机。经过过去十多年的急速扩张,总人口仅40多万的神木县,迎来了数百万平方米的空置房产,而在神木新村和神木二村近26万平方公里的“鬼城”背后,是开发商、炒房者、民间借贷上百亿的三角债危机。

数百万平方米空置房 烂尾楼惊现神木

据《中国经营报》4月11日报导,经实地调查发现,总人口仅40多万的神木县,却有数百万平方米的房产,在煤炭危机之后成为空荡荡的“鬼城”空置房。而在诸如神木新村、神木二村26万平方公里的“荒凉”新城的背后,亦是开发商、炒房者百余亿元的三角债危机。

据悉,自2006年开建的神木新村,占地面积为11.3平方公里,新村规划容纳人口数为10万。目前,神木新村总开发建设面积已经达到360万平方米,20多层的高楼已星罗棋布,但16个大型楼盘几乎无人居住。

2010年煤价疯狂、神木县经济总量位列陕西省之冠时,在当地政府“再造一个新神木”的狂热设想下,在神木新村仍未完工时,又规划了占地15平方公里的神木二村。本来计划重点发展新型建材、加工制造与商贸物流等煤炭以外的工业园区。现实中,一片片的住宅小区仍然是神木二村最主流的建筑,同时,停工的、烂尾的楼盘随处可见。据当地业内人士估计,神木二村目前楼盘开发面积也达到了上百万平方米。

然而,2013年以来,在当地大半煤矿停工、债务危机冲击之下,流动人口急剧下降,原本在经济景气时多达20多万人口的神木县城,目前只剩下10多万人口。

在短短的几年内,神木县房价从最初的每平方米5千余元,急升至2万元,目前已经回落到7、8千元,但也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成交惨淡。

神木县2013年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神木县纳入统计范围的房地产企业完成开发投资68,296万元,实现商品房施工面积648,792平方米,而当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仅为4,300平方米,商品房屋销售额仅为1,800万元。

煤炭依赖型经济 令GDP一年直降百亿

“因煤而兴,因煤而富”的神木县,如今由于煤炭黄金十年的结束而黯然,曾经活跃在神木的淘金客也出现了大量外流,尤其是涉煤产业的工人、运输个体户流出的人数最多。以往熙熙攘攘的神木城区商业旺地,已经变得十分冷清。

县城扩容后的神木新村和神木二村,已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鬼城”。因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而被深度套牢的炒房客和开发商,面对的则是背后涉及数百亿资金三角债和高利贷的烂局,当地这种高度依赖煤炭经济的单一经济模式,也陷入了僵局。

统计数据显示,神木县2013年的GDP仅为925亿元,与2012年的1,003亿元相比,直降近百亿。财政收入则从2012年的220.7亿元下降到175.26亿元,下降20.6%。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5.58亿元,同比下降17.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48.07亿元,比上年下降16.7%。

这座因全民免费医疗和15年免费教育政策而一度被冠上“神木模式”的煤炭重镇,在2001-2011年期间,因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得以快速发展。2008年,神木县一跃成为大陆经济百强县,2010年煤价疯狂时,神木县经济总量位列陕西省之冠。

全民借贷变全民追债 “神木模式”崩盘

神木新村、神木二村的房地产状况仅仅是神木“模式”崩盘的冰山一角。

以盛产优质煤矿闻名的神木,借助煤炭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民间借贷风生水起,高利吸钱再以更高利放贷。神木民间游资从个人手中经过朋友、担保公司、典当行、投资公司等渠道,最终投资到煤矿、房地产等高收益项目上获取高回报,由此形成了民间借贷、投资的资金链。

2012年初,煤价下行、煤矿停产,整个产业链条无法负担高额的借贷利率,神木民间借贷的资金链断裂。2012年12月,神木“黄金大王”张孝昌崩盘潜逃,到2013年2月被批捕,是神木的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的标志性事件。

“因煤而兴,因煤而富”的神木,由于过分依靠煤炭经济的单一经济模式,灾煤炭行业不景气,利润大幅下降,投资无法收回,导致神木的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不过是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形势下行大背景下的一个缩影而已。

(责任编辑:林锐)

相关新闻
急冻  拉拉山神木区飘细雪
大陆“鬼城”榜单不断增加 开发商被深度套牢
中国女老板跑路3年19起 多因债务问题
经济畸形发展成病 中共深陷“伪城镇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