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鼻子能嗅出疾病和恐惧 小心身体特征泄露你的隐私

郑孝祺

人气: 35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4年06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郑孝祺综合报导)你知道鼻子可以“闻”出别人的疾病和恐惧吗?你知道和人的大脑相比,大英百科全书根本不算什么吗?你知道舌纹跟指纹一样独一无二吗?……

人体十分神秘,拥有妙不可言的组成,大脑则更是复杂。人类文明历经数千年,关于人体,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令科学家一筹莫展。

科学研究发现,眼球颜色较浅(如绿色或蓝色)的白人妇女,对疼痛的忍受力比棕色和淡褐色眼球的人高。(fotolia)

1、眼球颜色和疼痛忍耐力有关

科学研究发现,眼球颜色较浅(如绿色或蓝色)的白人妇女,对疼痛的忍受力比棕色和淡褐色眼球的人高。科学家们至今不知道原因所在,但研究人员称,可能与基因有关。

这项由美国匹玆堡大学的研究发现,58%拥有淡色眼球的孕妇对分娩疼痛的感受较轻。不仅如此,在孩子出生后,相比于深色眼球的新妈妈,她们较少会情绪焦虑,较少患抑郁症,以及较少有消极想法。

2、鼻子能嗅疾病

《心理科学》期刊刊登一项研究发现,人类的嗅觉,能“闻”到那些免疫系统高度活跃者所患的疾病。

这项研究来自瑞典卡罗琳医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研究小组负责人马茨‧奥尔松教授(Mats Olsson)表示,免疫系统防御性越强,汗水汽味越令人不快,人类在免疫系统被激活后,通过汗腺向周围人群释放某种形式气味信号。能够检测到这些气味,就能让人们尽早发现疾病。

早先也有证据表明某些疾病的患者呼吸有不同气味,如淋巴结核患者呼吸闻起来像过期啤酒,糖尿病患者呼吸闻起来像丙酮。新研究旨在进一步探明,人通过嗅觉来感知疾病的能力。

《心理科学》期刊刊登一项研究发现,人类的嗅觉,能“闻”到那些免疫系统高度活跃者所患的疾病。(fotolia)

3、恐惧能被“闻”到

“恐惧气味”确实存在。研究人员发现,当一个人非常压抑或害怕时,他的汗水中会含有一种化学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使得人们能下意识地“闻到”他的恐惧。

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研究人员表示,通过身体皮肤分泌出的一些特殊化学物质(信息素),人们可以将自己的恐惧感“传染”给周围的人。此外,这些信息还可以传递给周围的许多人。

4、大英百科全书算什么 大脑更厉害

为什么脚趾受伤,你会迅速反应?因为你的大脑神经冲动的速度高达每小时170英里,相当于高动力豪华跑车的速度。

一个大脑细胞的存储量巨大,相当于大英百科全书5倍的信息量。科学家至今未有明确数值,如果用电子度量,大脑存储量最高达1000兆兆字节(terabyte),而英国国家档案馆包含超过900年的历史,只占用70兆兆字节。

虽然只占2%的体重,但大脑会消耗血液循环的20%氧,远多于人体其他器官,所以大脑非常容易在缺氧时受损。深呼吸可保大脑快乐运作。

大脑在晚上比白天更活跃。从逻辑上讲,人们会觉得在白天工作生活中,大脑辛勤地完成各类复杂的计算和思考,会花更多脑力。虽然科学家至今不知道原因,入睡时,大脑更活跃,因为大脑的“辛勤劳动”,人们才拥有丰富多彩的梦。

大脑本身不会感到疼痛,但大脑是疼痛中心。这并不意味着不会头痛。大脑中大量的组织、神经和血管可以接受痛苦,给你一个头痛的感受。

5、胡子长最快 头发坚不可摧

胡子是人体毛发中长的最快的,如果一个男子一生不剃胡子,胡子将有30英尺,超过一条虎鲸的长度。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一生中头发的长度平均可以达到590英里英里。头发颜色决定头发密度,金发有更多头发。人类平均有100,000根头发,金发则平均146,000根,黑发大约110,000根,棕色头发有10万根,红发最少,大约只有86,000根。

除了可燃性,人的头发几乎坚不可摧。头发不会因气候寒冷、剧变、水或其他自然力量被摧毁,可耐多种酸和腐蚀性化学品。

正如每个人身上都有“指纹”一样,研究人员发现,每个人身上的“舌纹”也是独一无二的。(fotolia)

6、舌头有“舌纹”

如果不想泄露身份,请别伸出舌头。正如每个人身上都有“指纹”一样,研究人员发现,每个人身上的“舌纹”也是独一无二的。这意味着在未来可能会出现一种新的身份识别方法。

人在打喷嚏时的飞沫速度到100英里每小时,所以,打喷嚏,千万摀住嘴。(fotolia)

7、高速的喷嚏和咳嗽

人在打喷嚏时的飞沫速度到100英里每小时,所以,打喷嚏,千万摀住嘴。

而咳嗽时的飞沫也有60英里每小时。难怪,在流感季节,病毒和感冒会在办公室和教室里迅速蔓延,上司、同事、同学均不欢迎感冒的你上班或上学。

8、大笑有益心脏 但需有度

俗语说“笑一笑,十年少”,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研究显示,保持笑容,尤其是大笑,对于提升血管健康有帮助。

研究称,人在大笑时,血管内皮扩张并释放一氧化氮,能减少血液凝块和病菌感染,从而降低心脏病风险。研究人员米勒说:“笑容有助于心脏健康,而大笑可以使血管产生的变化,几乎与从事有氧运动或是服用降胆固醇药物后一模一样。”

但是,凡事都不能过度。牛津大学和伯明翰大学的研究人员回顾了67年来有关大笑的医学数据。他们发现,大笑时人们短时间内吸入大量空气,恐带来潜在健康风险。大笑到“笑破肚皮”的程度可能会导致心脏破裂、食管撕裂和癫痫发作;大笑时快速吸气还可能诱发哮喘;有些人则会因此而大小便失禁,甚至会造成疝气。

9、左撇子易患多动症

据《华尔街日报》报导,有研究显示,左撇子的人患多动症的概率相对较高。此外,还有学者发现,左撇子意味着你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承受的压力较大。

一只手相对于另一只手的支配地位叫做偏手性,专家说,偏手性为了解我们大脑的线路传输方式提供一个窗口。它还有助于了解与大脑发育有关的一些疾病,如诵读困难、精神分裂症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小儿多动症,ADHD),这些疾病在左撇子的人当中更常见。

10、打哈欠?原来是为大脑散热

频打哈欠,未必是缺氧?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与美国研究团队指出,打哈欠可以增加脑血流量,但目的是降温,增加运作效率,而非增加脑部的供氧。

研究团队发现,打哈欠与环境温度最有关连,尤其在摄氏二十度左右,最容易打哈欠。如果外在环境太冷,大脑不需要藉打哈欠降温;如果太热(如摄氏三十七度左右),打哈欠降温效果不大,身体自然会减少打哈欠。

不过,仍有一派观点认为,哈欠异常多与血管健康不良或疲劳有关。例如高血压患者的哈欠可能特别多。血压高、血管出现病变,大脑血流量减少,民众容易猛打哈欠。

(责任编辑:李晓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