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计较学分数 不如订能力标准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至中台北2日电)十二年国教课纲学分数争议未解,今天中研院院士会议上也引起讨论,许多院士认为,与其计较学分数,不如订出各学科的能力标准,更能确保学生素质。

中华民国数学学会和多位数理领域院士,日前共同连署,指国家教育院今年2月公布的十二年国教总纲草案,将高中数学从24学分,减半删到12学分,将使高中教学时数严重不足,影响我国竞争力。

不只是数学科,包括国文、英文科领域学者也都有大小动作,捍卫各科的学分数。国教院则强调降低必修学分、增加选修学分,可以赋予高中课程更多弹性,让学生依学习状况选课。

中研院今天举行第31次院士会议第二天议程,下午综合议案讨论时,也有多位院士触及相关议题。院士、东华大学校长吴茂昆表示,大家都在谈学分该多少,他则在意高中各个年级,应该要学到怎样的能力。

吴茂昆表示,台湾没有一个好的能力标准机制,是十二年国教的缺陷,从小学、国中、高中,都应该订出各科能力标准。他建议中研院可以协助,召集各领域院士、学者专家一同讨论,找出大学前物理科应该学到什么、数学科需要学到什么,汇整成建议书给教育部参考。

中研院院士李远哲表示,许多国三生完全听不懂课程,却被规定要坐在教室里,“这是一种暴力”。

李远哲表示,很多位院士坚持高中数学每周该上多少课,他基本上同意,但认为上的课,每个人都要不太一样。数学、英文等工具学科应采“能力分组”,依照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安排课程。

李远哲也提到,课纲检讨应跨科综合检讨,例如物理课程需要用到三角函数,数学科该章节就该先教,才不会乱无章法。

中研院士张懋中会间受访表示,中小学课程的重点,应让学生养成“追求真理”的热忱,而非“追求学位”。他感受到近来青年学子,急功近利的多,愿意追求真理的人,则是越来越少。

中小学生一周学习时间有限,不少学者早已亟呼,教育应从“教完”走向“教会”。教育部推动国中教育会考,即具有一部分力检定的作用,确保国中毕业的学生都达到一定“标准”。然而光在毕业前考试远远不够,各年级、甚至各学期都应有一定的能力标准,确保孩子能按部就班学习,如有落后,也能及时补救。

评论